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峯測身高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峯測身高?2020珠峯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衞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峯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峯測身高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峯測身高?

2020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北坡登上珠峯頂峯了

這是時隔15年年後我國再次測量最高峯高度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峯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

登頂後並不會馬上公佈珠峯的身高,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已得到精準的高程。

以前測量所所有的數據都是靠測量隊員帶回來但這次是5G就架到6000多米了可以實施把數據傳下來這樣就更精確了。要是用飛機測量的話珠峯頂上的地方非常小飛機是不能降落的在運行中飛機的螺旋所引起的風可能引起雪崩,所以還是人力測具有重要的價值。

人工測峯高,對於珠峯的高度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中國和尼泊爾兩國聯合宣佈珠穆朗瑪峯的最新高度為8848.86米的消息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這個高度也是經過人工登頂後測量出來的最準確的數據。在很多人看來,目前測量珠峯的高度並不需要完全登頂,畢竟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對珠峯的高度進行測量。但是人工登頂珠峯的意義並不單單是測量高度這麼簡單。登頂珠峯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探索精神,能顧極大的提升大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登頂珠峯進行測量,首先是為了數據更加的準確。雖然説現在的無人機等技術可以通過各種光感技術對珠峯進行測量,但是機器測量的數據存在着誤差,而人工登頂測量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誤差,數據就更準確;其次,展示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登上世界最高峯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通過攀登珠峯可以展示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是能夠鼓舞人心的;最後,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攀登和測量珠峯的意義還在於能夠大大的增加大眾的民族自信心,極其大眾的民族自豪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充分的體現。

一、為了數據的準確性。

雖然説現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對珠峯的高度進行測量,但是通過技術手段測量的數據不可避免的會有誤差,數據也不準確,所以説想要更準確的數據就必須要進行登頂測量。

二、為了展示人類對自然的探索精神。

珠峯是世界第一高峯,也是很多登山愛好者夢想登頂的地方。攀登珠峯可以展示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也是人類征服珠峯的一個體現,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提升民族情感。

登頂珠峯是很多國家都想去做的事,在咱們自己的國家登頂珠峯更有意義,更能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弘揚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你覺得攀登珠峯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珠峯身高為什麼人力測量更準確?

珠峯身高人力測量更準確是因為珠峯峯頂大風多,氣流不穩定,氣温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峯頂惡劣環境飛行,也沒有機器人操作精密測量儀器的先例,衞星測量精度又不夠準。

要對珠峯進行精確的科學測量,人力登頂必不可少。珠峯峯頂大風多,氣流不穩定,氣温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峯頂惡劣環境飛行。此外,目前為止還沒有使用機器人操作精密測量儀器的先例,峯頂作業更無可能。

無人機不具備飛行條件,衞星測量雖然可行,但並不完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峯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表示:目前,利用衞星遙感技術測量峯頂高程的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只能測出雪頂的高程。而此次GNSS衞星測量所用到的接收機和其他設備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峯。

擴展資料

近兩次珠峯測高的不同之處

隨着科技的進步,2005年,我國珠峯測高第一次採用現代GPS測量方法。傳統方式要把設備放在地球表面,而現代測量GPS/GNSS方法則是——上天。簡單來説,就是計算圍繞地球的衞星到珠峯頂的距離。我們可以通過多個衞星數據,獲取珠峯相對於這個地球參考橢球的準確的三維座標,得到珠峯準確的高程。

2020年,珠峯的測量不一樣。此次,採用的設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衞星系列,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承擔本次測量任務。GNSS衞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衞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的應用,讓珠峯的“身高“更加精準。

參考資料來源:半島都市報-珠峯身高為何一次又一次測量?是否必須人力登頂?究竟怎麼測量?

為什麼測量珠峯是人力測繪?衞星測繪不了嗎?

測量珠穆朗瑪峯的高度需要人工測量一是因為測量精度要在釐米級,遙感衞星測量高程精度只有2米級,二是因為珠穆朗瑪峯頂部有積雪,測量高度須測峯頂基巖的高度。

關於珠穆朗瑪峯的高程測量,2020珠峯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制定珠穆朗瑪峯高程測量的技術方案時,對多種不需要人工登山的方案也進行了論證,比如直升機送人登頂、航天飛機測量等方案都因技術原因被否決了。

最終2020年珠穆朗瑪峯的高程測量的技術方案是測繪隊與登山隊一起登山,綜合運用全球導航衞星系統衞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衞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測繪技術來精確測出珠穆朗瑪峯的高度。

全球導航衞星系統衞星測量

需要測繪隊登至珠穆朗瑪峯頂部後,找到雪層下的基巖,安裝導航衞星接收器。與以往依靠GPS不同的是這次測量同時參考全球四大導航系統(我國北斗、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並且這次測量以北斗導航系統的數據為主。

安裝導航衞星接收器就可以建立珠穆朗瑪峯在地球數字化模型中的三維座標,通過計算即可得到珠穆朗瑪峯高度的數據。

精密水準測量和光電測距

水準測量法是目前工程中最常用的測繪方法。珠穆朗瑪峯高程的測量理論上從最初的基準點青島海拔基本面開始,每35米設立標杆,用水準測量儀計算標杆尺度的變化,在水平視線內測標尺之間的高差,然後將高差累加,直到珠穆朗瑪峯。

實際上不用如此麻煩,1997年就測出了拉孜縣的海拔,2005年測繪出了珠穆朗瑪峯5600米處測繪站的海拔。這次測量可能是測量隊員峯頂後放置覘標,從觀測站觀測覘標,利用三角函數計算珠穆朗瑪峯的高度。

光電測距應該是輔助水準測量,利用光電測距儀測出珠穆朗瑪峯頂與山腰觀測站的直線距離,相當於在三角函數運算中知道了一條斜邊長,使運算更簡便準確。

雪深雷達測量

測量隊峯頂後在珠穆朗瑪峯的峯頂設置雪深雷達,以後珠穆朗瑪峯頂的積雪深度會實時監測傳輸給地面觀測站。這些監測數據就可以為以後無人機或航天測繪,或者精度提高之後的遙感衞星測繪消除因積雪厚度變化帶來的誤差。

重力測量

根據萬有力公式 F=(GMm)/r^2 ,我們知道海拔越高,r越大,理論上物體所受引力越小。所以物體在地面與高山重力測量會表現出差異,根據相對差值,我們可以計算出高度。

圖為1965年,我國科考隊在珠穆朗瑪峯6500米處進行重力測量

2005年珠穆朗瑪峯高程測量時,重力測量實驗最高在珠穆朗瑪峯海拔7790米處進行。這次的2020年珠穆朗瑪峯高程測量計劃在安全允許的條件下在峯頂進行重力測量實驗。

以上測量手段所得數據與未詳細提到的天文測量、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確定的數據進行對比校正,預計會在測繪隊成功登頂的2 3個月後公佈此次珠穆朗瑪峯高程測繪的數據。

綜上所述,要想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峯的高度,以目前的 科技 水平,人力登山是非常有必要的,衞星遙感測繪高度精度太低。當然人力登山測繪也是藉助先進的現代儀器,並不代表技術原始落後。

它測量的是從峯頂到大地的高度,是以地球橢圓球體算的身高,而不是以我國的海平面基準線為基準線,要知道,全球各國的海平面基準線並不相同,我國的海平面水準零點位置在青島地區,這意味着珠穆朗瑪峯的高度是從青島地區的水準零點作為起點,山頂高度作為終點來計算。

其次,衞星遙感測量無法減去冰雪的高度,而人工測量則有效避免了冰雪因素,另外,衞星遙感測量的精度在高程方向是1-2米,而人工測量的精確度可以達到釐米級,測繪結果更為科學、嚴謹、有説服力!

此外,珠峯峯頂氣流不穩定,大風多,氣温又低,再猛的漢子站那上面都得凍得嗷嗷的,更何況是脆弱的測量型無人機呢?

怕是還沒起飛就墜落了,那看起來堅強一點的飛機呢?

它倒是不會墜落,但它的螺旋槳引起的風極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就跟冰雪奇緣艾莎公主的大招一樣,面對極寒風暴吧朋友們!

既然如此,那該怎麼測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珠峯高程即珠峯海拔高,作為世界第一高峯,珠峯仍在不斷地長高, 只需要板塊運動就行了,果然是大自然的寵兒真是令人羨慕!

於是受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峯地區的環境持續發生變化,這也是為什麼要不斷測量珠峯高程的原因。

對測繪 科技 工作者而言,珠穆朗瑪峯有“雪面大地高”“雪面正常高”,“雪面海拔高”“巖石面海拔高”四個高程,珠峯高程數據處理即圍繞這四個高程進行精確計算。

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們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峯海拔高就是指峯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然而,大地水準面無法直接測量,需要珠峯地區現實性強、分辨率高、數據龐大的,水準數據、重力數據、地形數據和衞星定位數據綜合計算得到。

此次的水準測量就是從日喀則的國家一級水準點出發的,以這個點為起點,向珠峯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並且首次將我國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和尼泊爾邊界。

此外還有個值得驕傲的點就是,這次測量是人類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峯峯頂的重力值,還採用航空重力測量,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

要不怎麼説每次珠峯測量都是國家最高 科技 水平的體現呢?

不容置疑的就是,與2005年相比,此次珠峯高程測量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都有了明顯提高!

既然是如此大規模的一次測量,那麼數據就可想而知的龐大了!

這次收集了 100多萬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到了1.44億條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光是面積就相當於5個陝西省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5月27日11時,測量登山隊員在珠峯峯頂架起紅色覘標,同時珠峯腳下6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實測了交會點到峯頂覘標點的斜邊距離及垂直角度,由此可以計算出峯頂覘標點相對交會點的高度差。

此時,加上已知交會點的大地高就得到珠峯雪面大地高

這個時候,我國小驕傲北斗衞星也沒閒着,峯頂GNSS接收器接收以北斗衞星為主的各衞星導航系統數據,再用專業數據處理軟件算出峯頂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將這一成果與前面説到的傳統交會測量取得的成果進行校驗與融合,再把這數據匯交到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就有近50名專業技術人員經過一系列嚴密計算,獲得精準的峯頂雪面大地高,從而建立起珠峯地區1萬平方公里的大地水準面模型,這就得到了基於我國國家高程基準的珠峯峯頂雪面海拔高。

珠峯高程測量已實現了由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專業測繪人員登頂,有助於GNSS (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等多種測量技術更準確地獲得數據。

覘標必須由人帶上峯頂,有了它,在山腳下佈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峯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

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峯。

珠峯峯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温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峯頂飛行,也尚無機器人頂峯作業經歷。

沒有衞星測量技術以前,只能是人力測量。現在衞星測量完全可以進行,但是衞星測量的精度可能沒有人力測量的精度高。衞星測量也必須要人力參與,必須在珠穆朗瑪峯最高點安裝一個衞星信號接收測量和測量結果發射裝置,還需要有一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存電設備,供測量設備電能需要,這樣衞星測量就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測量,比純人力測量要省力。

GPS與北斗測量的是大地高,也就是相對於標準橢球面的高度(也就是幾何高),不是相對於水準面的高度,珠峯測量是從黃海高程引過去的水準點相對測量,需要依靠人工去完成,測得的是水準高程,這也是物理上克服重力做功的高度,因而更有現實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