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知己,死可無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成語發音: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語解釋: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成語出處: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成語繁體: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慨歎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知音難覓查看更多得一知己,死可無恨的近義詞>>



八字成語及其解釋

八字成語及其解釋推薦內容

1) 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2) 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鬥爭題材少

3)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的氣概消沉不足

4) 恩人相見,分外眼青: 分外:格外眼青:親熱。形容恩人見面,格外親熱

5) 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怒的面容

6)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樑。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7)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 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願,到手後就據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8)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於進退兩難中。

9)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10)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11) 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比喻一個集團非常排外,不容易打進去,也比喻一個人堅持已見,不聽別人的任何意見

12) 拔諸水火,登於衽席: 拔:拉出諸:同“之於”登:加上衽席:牀蓆。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牀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13)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易:變易,轉變。平安與危難互相轉化,災禍與幸福互為因果

14)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八仙:傳説的仙人,即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枴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15)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16) 當面是人背後是鬼: 兩面派

17)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18)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白頭:老年傾蓋:停車,初見。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麼了解,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

19)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白首:老年傾蓋:停車,初見。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麼了解,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

20) 百足之蟲,至斷不僵: 百足:蟲名,馬陸,多足蟲僵:倒。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

21)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指人生在世留下東西給後人。比喻留美名於身後

22)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事也不幹

23)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事也不幹,什麼事也不思考

24) 扁擔沒扎,兩頭打塌: 扁擔沒有擋頭,掛在兩頭的東西都會滑落

25)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 戢:停焚:燒。戰爭就像玩火,不在適當的情況下停止就會燒死自己

26)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糠秕:穀皮和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27) 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形容獨一無二或唯一的

28) 不喑不聾,不成姑公: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

29)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智:聰明才智。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於那件事情的知識

30)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探:探測。不進老虎窩,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八字成語及其解釋精選

1)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探:探測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2) 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

3) 不痴不聾,不成姑公: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

4)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耕:翻鬆田土以備播種。不種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5)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耕:翻鬆田土以備播種蠶:養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6)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鳴鳥叫。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7) 蒼蠅不抱沒縫的蛋: 形容自身不正,壞事才會找到頭上

8)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善:擅長賈:做買賣。比喻憑藉優越條件,事情容易成功

9) 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興:興致,興趣。趁着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地回去

10) 成事不足,壞事有餘: 成:成就足:足夠。指事情不但辦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壞。用於指責辦事拙劣或故意不讓事情辦成的人

11) 成者為王,敗者為賊: 成:完功,成就賊:盜賊。指成功了就可以稱王,失敗了就被稱為盜賊

12) 稱薪而爨,數米而炊: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着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13) 稱薪而爨,數粒乃炊: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着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14)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化:變。經過妥善處理,將大事化成小事,小事變成沒事,息事寧人

15)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大處: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觀察。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

16) 大王好見,小鬼難當: 指頭目見面好説話,嘍囉們難纏。指走狗藉着主人勢力敲詐勒索

17)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直:正直屈:理虧巧:靈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靈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18) 大門不出,二門不過: 指呆在家裏不外出,引申為沒見過世面

19)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恥:恥辱榮:榮耀。不認為是可恥,反而認為是榮耀。指不知羞恥

20) 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不進野獸窩,不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看了八字成語及其解釋的人也喜歡:

1. 常見的八字成語彙集

2. 常用八字成語大全

3. 形容愛情的成語及解釋

4. 表示高興的成語和解釋

比喻交情深厚的成語

注音】: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釋義】: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出處】: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詞語】:道義之交

【注音】:dào yì zhī jiāo

【釋義】: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八回:“道義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詞語】:范張雞黍

【注音】:fàn zhāng jī shǔ

【釋義】:範: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出處】:《後漢書·範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士為知己者死,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是什麼意思哈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中國人就是如此,在短短的人生之路,除了物質追求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心靈上的渴望.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渴望得到別人的瞭解,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或許正因為渴望的難以得到,才越顯知己的可貴吧

本資料來自強大搜索引擎零度 零度一下你會知道更多

甘願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天下有一知己 可以不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這世上能有一個知己好友,就可以沒什麼遺憾了。

出自——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

原文: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

譯文:這世上能有一個知己好友,就可以沒什麼遺憾了。不止對人來説是這樣,對萬物也是這樣。

“知己”簡單地説就是知道、瞭解自己內心的朋友。每個人在內心深處對於“知己”其實還有其他主觀的認定,如果不能先檢視自己潛藏在心中對“知己”的想法,同時瞭解對方對於“知己”的看法,兩者貿然地成為“知己”,最後通常會落得“因瞭解而分開”。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  。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

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説《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

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林語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種超脱與悠閒的心境來旁觀世情,用平淡的話語去讚揚美文,這樣便形成一種莊諧並用、私房娓語式的閒適筆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