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是誰

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是誰的答案是:克勞德·德彪西

克勞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音樂界頗具影響的法國作曲家、革新家,同時也是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德彪西的音樂和古典主義音樂相去甚遠。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結構、深刻的思想性和邏輯性,也看不到浪漫主義音樂的豐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則是奇異的幻想因素、朦朧的感覺和神奇莫測的色彩。

他的和聲細膩、繁複,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帶冷漠飄忽的感覺,這都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所不具備的。

德彪西一生創作的作品雖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許多作品已經成為“印象主義”音樂的典範,其中著名的有:歌劇《佩列阿斯和梅麗桑德》,管絃樂曲《牧神午後》、《夜曲》,三首交響素描《大海》,鋼琴曲《版畫集》等,此外還有一些聲器樂和室內樂作品。

德彪西的音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尤其是他那獨特的“印象主義”風格,對二十世紀現代音樂起到了直接影響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開創人物

除了作曲、教學外,德彪西也從事音樂評論的工作,由於他的評論立場中肯,言辭鋒利,相當受人尊敬,曾出版樂評集。由於此時巴黎美術界的發展正值顛峯狀態,雷諾瓦、莫奈、塞尚等畫家十分活躍,當時莫奈完成一幅名為《日出·印象》的畫而名噪一時,這便是印象主義、印象派等藝術形式用語產生的開端。

再加上文學作品都以標榜"印象主義"為題材,這些文學家與藝術家互相往來,對於音樂家有很大影響。德彪西遂將其理論應用到作品中,發展成為印象主義,成為印象主義的創始人與完成者。

生前的最後十年,是德彪西藝術顛峯的時期,許多偉大結束的代表作皆陸續完成,自成一派而聞名世界,也經常在歐洲各國演奏與指揮自己的作品。至50歲起,被癌症所困,身體日漸衰弱。

1918年3月25日,德軍空軍和炮兵對巴黎發動了春季攻勢,德彪西因癌症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逝後葬在Passy公墓,完成了他死後“在樹木和鳥兒中”長眠的遺願,他的妻子和女兒同他葬在一起。

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是誰

德布西逝世後,一大批作曲家採用了印象主義技法創作了自己音樂作品,其中一些更被稱為“後印象主義者”,包括米堯、布朗潔、普契尼等人。

雖然印象主義流行的時間不長,它很快就被更加激進與富於變化的現代音樂所代替,但卻在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值得一提的是,調性的重要性在印象主義音樂被淡化。雖然這些音樂作品仍是有調性的,但是其“無功能”和絃為後來的勛伯格等人所代表的無調性音樂鋪平了道路。

而後來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十二音體系”以及“序列音樂”等幾種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義音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