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的九子分別是什麼

贔屓;鴟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麒麟的九子分別是贔屓、鴟吻 、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麒麟的九子即漢族神話傳説中龍生的九個兒子,每個都不成龍的形態,而且各有所長。漢族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地形訓》中有記載:”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意思是:毛犢生下了應龍,應龍生下了馬身龍尾的建馬,建馬生下了麒麟,麒麟生下了異獸。

麒麟俗稱四不像,是傳統仁獸、祥瑞之獸,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麒麟是走獸之主,屬土德。民間神話説:天地誕生之初,飛禽以鳳凰為首,走獸以麒麟為尊。又説,混沌初開之時有禽王鳳凰和獸王麒麟,有很多民族和姓氏都把麒麟當作圖騰和祖神。

麒麟的九子分別是什麼

1、贔屓(bi,xi):形似龜,好負重。一衝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説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鐘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鐘上的鐘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説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一衝曾遊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7、睚眥(ya,zi):性情兇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8、淑圖(shu,tu):形似螺蚌,性情温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着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隻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