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巢衞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孔子家語·正論》:“衞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後以“燕巢衞幕”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巢衞幕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燕巢衞幕

成語發音:yàn cháo wèi mù

成語解釋:《孔子家語·正論》:“衞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後以“燕巢衞幕”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孔子家語·正論》:“衞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

成語繁體:燕巢衞幙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舊唐書·李密傳》:“燕巢衞幕,魚遊宋池,殄滅之期,匪朝伊暮。”



古代成語故事:燕巢衞幕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衞國孫文子因事得罪於晉獻公,他隱居在靠近晉國的戚地。晉獻公去世還沒下葬,文子就開始敲鐘取樂。剛好延陵季子到晉國去奔喪,路過戚地,知道後就説:“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憂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

【典故】衞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孔子家語·正論》

【釋義】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燕巢危幕

【押韻詞】言行相副、頂門壯户、一雕雙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耕者讓畔,行者讓路、指親托故、千倉萬庫、埋輪破柱、湯池之固、民安物阜。

形容非常危險的成語及解釋

形容非常危險的成語及解釋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過河。比喻非常危險。

[餓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險的處所。

[岌岌可危]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樣子。形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

[兩世為人] 好象重新來到人間。形容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中倖存下來。

[燕巢衞幕] 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十死一生] 形容生命非常危險。

[燕巢危幕]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巢幕上]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巢於幕]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處危巢] 燕子處在焚燒着的窩裏。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處焚巢] 燕子處在焚燒着的窩裏。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禍迫眉睫] 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禍在旦夕] 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岌岌不可終日]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一天都過不下去。

[燕巢飛幕]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同“燕巢於幕”。

[燕巢幙上]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同“燕巢於幕”。幙,同“幕”。

[危如累卵]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兵在其頸]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險已非常逼近。

[盲人騎瞎馬] 瞎子騎着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短。形容危險就在眼前。

[危如朝露] 危險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會消失。比喻處境極危險。

[盲人瞎馬] 盲人騎着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搖搖欲墜] 搖搖:搖動,搖晃;墜:落下。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台。

[千鈞一髮] 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履薄臨深] 比喻身處險境,必須十分謹慎。

燕巢於幕典故的出處

燕巢於幕

“燕巢於幕”的本意是説,燕子在帳幕上做巢。人們用它形容處境極其危險。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異哉!吾聞之也:‘辯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獲罪於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何樂?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

春秋時,有位吳王叫壽夢。他有個公子,名叫季札。季札非常聰明,博學多才。他無所不通,無所不好,唯獨不愛好一件事,什麼事呢?不愛好政治。按説他是國君的兒子,吳王死後,他就應該繼承王位,就是吳國的最高統治者了。但季札不喜歡政治,不想繼承王位。所以當吳王病死後,季札索性到各國旅遊去了,不繼承王位。由於他是國君之子,所到各國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他。

季札特別精通音樂,無論器樂、聲樂都會,傳説他還還會唱男高音。因此,各國除了熱情接待他之外,都安排舞蹈、音樂請他看。看舞蹈的時候,季札只要看一眼,馬上就能説出這舞蹈是哪裏的舞蹈,風格以及特色都能説得明明白白;樂隊給他奏樂,聽完樂曲,他就能説出這樂曲是什麼意思,表現的是什麼內容,傳遞的是什麼思想感情。大家對他十分佩服,,説:“您真是行家裏手!”。季札説:“我只是愛好而已。”季札不但懂音樂,還能從音樂裏看出各國的民風,這就是著名的“季札觀風”。

季札最後到了衞國。他在那裏有個好朋友叫孫文子,二人在一個地方住下了。第二天早晨起來,季札睜開眼就聽見遠處有鐘聲。“怎麼會有鐘聲呢?”孫文子説:“不知道是誰在那裏敲鐘?”季札説:“昨天晚上,我聽説衞國國君剛剛病逝,怎麼今天早晨就有人在這裏敲鐘?據我所知,如果這一個人不懂禮儀,胡作非為,將來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衞國作為一個國家,國君剛剛病逝,今天早晨就有人敲鐘作樂,這是什麼意思?我覺得敲這鐘的人,實在猶如燕巢於幕,就如同燕子把巢築在幕布上,處境很危險啊。在你的國家居然有這種人存在,很可怕。”於是季札就告辭離開了衞國。

“燕巢於幕”這條成語的本意,就是指燕子在帳幕上築巢,比喻處境非常危險。也有人把它和另一條成語放在一起説:“燕巢於幕,魚遊於鼎”。魚在鍋的水裏遊,也形容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