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簡政是誰提出來的

李鼎銘。

精兵簡政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黨為戰勝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和封鎖,克服抗日根據地的困難而採取的重要政策。

李鼎銘(1881年-1947年)原名李豐功,陝西米脂桃鎮桃花峁人,從事教育事業,中國著名中醫人物。李鼎銘曾從事教育事業、開辦醫館,治病救人,群眾頗多讚譽。1941年夏,李鼎銘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先後當選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副議長、邊區政府副主席。同年,在邊區參議會二屆會上,李李鼎銘提出“精兵簡政”議案,受大多數議員尤其是毛澤東的大力支援。1941年底,李李鼎銘被選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隨後,他舉家遷住延安,並與毛澤東、徐特立、林伯渠、謝覺哉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947年12月11日,李鼎銘因患腦溢血癥在米脂縣楊家溝不幸逝世。他的著作有《中國哲學思想體系與民族傳統概念》等。

精兵簡政是誰提出來的

李鼎銘(1879~1947)原名豐功。陝西米脂人。幼年家貧,無力延師。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讀,學習經史子集,兼習醫學。二十九年(1903)赴綏德州應考,取為廩生。次年,回鄉教私塾,宣統二年(1910)在綏德中學堂任教。

辛亥革命後,他擁護孫中山的政治主張,曾在當地提倡放足、剪髮、禁賭、破除迷信和興辦學校。1913年任米脂縣東區區長期間,利用臨水寺廟宇開辦米脂縣第一所國民國小,併兼任校長。1916年受聘於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擔任國文、數學教員。

1918年返鄉行醫,並和當地群眾在桃鎮創辦國民高等國小,擔任校長。1923年,李擔任榆林道尹公署顧問、科長等職。

1926年因病返故里,一面行醫,一面為地方公益事業服務。儘管經濟拮据,但多次拒絕了楊家溝大地主馬醒民等要他做總管家的邀請。他為人公正,主持正義,因而在當地群眾中頗有影響。在國民黨反革命派對陝北革命根據地多次進行“圍剿”期間,李曾一度被利用擔任米脂東區“肅反”委員會主任。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陝北。由於中共政策的影響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加上他的學生、共產黨員郭洪濤、艾楚南、張漢武、曹力如等的爭取,以及他早年參加革命的二兒子李力果的說服,使他的思想有了較大的轉變。

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逐步接受中共的領導,擁護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的政治主張,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1941年,陝甘寧邊區為了加強根據地民主政權的建設,實行“三三制”,開展普選運動,李鼎銘代表開明紳士被選為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參議員、副議長。

是年冬,在邊區第二屆一次參議會上,他又當選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他在就職演說中,對自己的思想作了誠懇的自我解剖。就在這次會議上,他聯絡姬伯雄等十名參議員,提出了《政府應徹底計劃經濟,實行精兵簡政主義,避免入不敷出、經濟紊亂之現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