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屬於哪個省

鄒平屬於哪個省的答案是:山東

鄒平,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濱州市代管;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西北臨黃河,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泛平原的疊交地帶,地勢南高北低;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市總面積1250平方千米。

鄒平屬於哪個省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鄒平市,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泛平原的疊交地帶,東接淄博,西鄰濟南,南依膠濟鐵路、濟青高鐵,北靠黃河,濟青高速公路橫穿全境26千米。西距濟南90千米,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62千米,東距青島240千米,距淄博市37千米,北至首都北京550千米。鄒平市地理座標為北緯36°41′-37°08′,東經117°18′-117°57′,佔地總面積12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鄒平市南部長白山區為山地丘陵。地勢南高北低,呈傾斜式下降。鄒平市分為8種地貌型別:低山嶺坡,分佈於山丘中上部,面積9033.46公頃;水平梯田,分佈於山丘中下部,面積4647.47公頃;近山階地,分佈於山丘下部,面積4679.67公頃;沿河階地,分佈於山谷排洪河溝兩側,面積1241.73公頃;河灘高地,呈帶狀分佈,面積3034.8公頃;緩平坡地,分佈於黃泛平原區的所有鄉鎮,面積3.89萬公頃;窪地,多分佈於黃河南岸大堤以外,面積2.31萬公頃;山前傾斜平原,分佈在南部低山丘陵以下,中東部的大片地帶,面積3.25萬公頃。境內土層深厚,質地適中,表面質地85%以上為輕壤和中壤。

水文

1949-1985年,年用水量由1900萬立方米增加到1.6億立方米,地下水埋深由1-5米左右,增加到平均3.64米。最大點14.97米,最小點1.17米,變差13.8米。1960年後土磚井基本報廢,機電井發展到1.69萬眼。地下水變差平均1.95米,最大點4.38米,最小點0.33米。根據1975-1980年關於淡水介面埋深情況的物理探測資料,地下水含水層的埋深大體有兩種:一是地下水埋深100米以上的淺層淡水,面積為1100平方千米,儲量為14億立方米。二是100米以下的深層淡水埋深(100-450米),面積為1200平方千米,儲量為2.4億立方米,但無採用價值。1975年,開始定點定時觀測,年內水的變化呈現“高一低一高”的規律,1-3月份地下水較穩定,平均在5.6米,3-6月份地下水驟降,平均6.73米,7-8月份地下水回升,9月份為5.9米左右,到12月慢升。在山前平原年變幅2-4米,黃泛平原1-2米。1976-1982年,地下水埋深平均由4.65米下降到7.42米,平均以每年46釐米的速度遞降。西董山區年際變化保持在14.1-15.09米,變化幅度較小,但水量有限。蒙家莊東北山前平原區,1976年為2.61米,1983年下降到9.43米。韓店北平原河灌區1976年為2.2米,1982年下降到5.4米,1984年又回升到3.8米。苑城西平原井灌區變幅較大,地下水埋深1976年為2.2米,1984年下降到11.4米,基本是直線下降。麻姑堂東河灌區,1974年為2.9米,1985年下降到3.57米,主要有河水補源下降不明顯。由於採多補少,在長山、焦橋、苑城一帶有4萬餘畝的兩大漏斗區。單井出水量平均由1973年的60立方米/時,減少到1981年的30立方米/時。

氣候

鄒平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陸性和季風性明顯。市內大陸度指數為64.7,季風指數為39,年平均氣溫適中。但冬寒夏熱,年振幅很大;晝暖夜涼,日變差較大。降水量較少,且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易發生旱澇災害,旱災居多。年內風向變換明顯,冬季多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

春季(3-5月),太陽輻射增多,暖空氣勢力加強,冷空氣北退,氣溫迅速回升。冷暖兩股氣流互相爭雄,進退不定,常南北移動,氣旋活動反覆持久,氣候多變,氣溫突升突降,變化劇烈,日變數常達l0℃以上。風向變換頻繁。風力大,為全年大風次數最多季節,尤其西南大風多。雨量較少,空氣乾燥,月降水量不足40毫米,地面蒸發加快,易發生旱災。

夏季(6-8月),太陽輻射加強,為熱帶海洋氣團控制,氣溫高,溼度大,常形成大量降水,7、8兩月降雨量佔全年一半以上,有時則形成洪澇。各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上,其中7月最熱,平均氣溫26.8℃。由於降水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伏旱時常發生。夏季多東南風,風力較小。

秋季(9-11月),受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控制,風力微弱,流雲多姿,秋髙氣爽。太陽輻射逐漸減少,冷空氣勢力逐漸加強,暖氣流南撤,氣溫隨之下降,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降水量大幅度下降,易成秋旱。個別年份,暖氣流南撤遲緩,易造成秋雨連綿。

冬季(12-2月),太陽輻射較少,在蒙古冷高壓控制下,西北風盛行,冷空氣不斷侵入,氣溫急劇下降。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其中1月份最冷,平均為-3℃,日最低氣溫大都低於-10℃。空氣乾燥,雨雪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