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上一句是什麼

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上一句是什麼

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上一句是: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思: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里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回還。秦時明月漢時關:運用互文修辭,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出處:

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賞析:

詩的首句寫景物,為千古名句,受到歷代學士的激賞。前人詮釋此句説:以月屬秦,以關屬漢者,非月始於秦,關起於漢也,意謂月之臨關秦漢一轍,徵人之出俱無還期,故交互其文而為可解不可解之語。讀者以意逆志,自當瞭然,非唐詩終無解也。”(唐汝詢《唐詩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見義,含藴豐富深遠。在時空的大背景上詩人揮灑如椽巨筆,將秦漢以來的千年歷史與當時明月籠罩下的萬里邊關巧妙地融合起來。從歷史上看,秦漢時起便築城備胡,在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邊關內外一直與胡人征戰不斷,如今與戍邊戰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漢關自然便成為歷史的見證人”。次句寫怨情。詩的主人公——久戍邊關的戰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關”,不禁觸發起鄉關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個民族的悲劇命運!萬里長征沒有歸期,古代秦漢已經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相關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相關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里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回還。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出塞二首·其一》的創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組詩的第二首,《全唐詩》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從軍行》或《行軍》。但《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沒有《軍行》一首。歷來對此詩真實作者存有不同意見。

《出塞二首·其一》的相關賞析: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

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着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畫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裏,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