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出自《蘇武牧羊》這一典故。漢武帝時,匈奴扣押使臣蘇武多年。漢朝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有人獻計,讓漢朝使者對匈奴説:漢皇射下一隻大雁,雁足上有蘇武的書信可證明其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只好釋放蘇武返回漢朝。

鴻雁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相關典故:1、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消息召集軍隊。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説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脱險的。

2、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王寶釧苦守寒窯十數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寶釧正挑野菜,忽聞空中鴻雁連聲呼喚,遂請求代為傳書於平貴夫郎,然一時難尋筆墨,情急之下,撕下羅裙,咬破指尖,寫下血淚書信,傾訴對愛情忠貞和盼望夫妻團圓的心情。

前者是對國的忠心,後者是對感情的忠貞,這兩種故事的流傳,讓“鴻雁”成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讓這兩個故事本身成為一段千古佳話。




《鴻雁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出自《史記》蘇武牧羊的歷史故事。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並押在北海苦寒地帶多年。後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

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説: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隻雁足上繫着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于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青鳥傳書:

傳説西王母駕臨之前,總有青鳥先來傳書報信。據説,西王母前往漢宮時,青鳥前去傳書,青鳥一直飛到了承華殿前。漢武帝看到這隻美麗可愛的鳥兒,甚為驚奇,便問大臣東方朔這鳥叫什麼名字?是從哪裏飛來的?東方朔告訴他説這隻鳥叫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現專門為報信而來的,西王母很快就要來了。果然過了一會兒,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兩隻美麗的鳥兒左右扶持着,來到了殿前,漢武帝與羣臣趕忙迎接西王母,熱情款待。

鴻雁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出自漢朝蘇武北海牧羊的故事,其意思為投遞書信或書信往來。

該成語可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出自漢代班固的作品《漢書·李廣蘇建傳》中的:“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即當時蘇武在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逼到北海一帶放牧,一直到漢昭帝之時,由常惠想出“大雁腳綁帛書”的計策將他救出。因此後世稱這個故事為“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是哪個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出自“蘇武牧羊”的歷史故事。在漢朝時期,奉命出使匈奴的蘇武被扣留了十幾年,匈奴多年來威逼利誘勸降蘇武,蘇武都沒有投降後來漢朝與匈奴和親,要求釋放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最後漢使設計欺騙匈奴説:漢皇射下的大雁上繫着蘇武的帛書,證明蘇武未死。匈奴單于只能放了蘇武。

鴻雁傳書的意思

鴻雁傳書也叫做飛鴿傳書。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有“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鴻雁原本是大型候鳥,每年在秋季時就會南遷,因此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一般用來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鴻雁傳書的出處

《漢書》卷五十四: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鴻雁傳書源於哪個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出自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的故事。

鴻雁傳書起源於漢代,最早記載於《漢書》中,説的是漢朝的使者派鴻雁來傳遞書信給蘇武。鴻雁指的就是信使,或者書信。這個故事流傳以後,人們就用鴻雁傳書來代指信使,或者傳遞書信,在不少詩歌中都會引用這個典故。

早期用鴻雁傳書典故的詩

最早寫鴻雁傳書的詩,來自南北朝齊樑時期,齊樑時期的詩人何遜有一首《學古詩》。

當年漢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博望侯張騫中途被匈奴扣留,在外共歷十三年。後又奉命出使烏孫,以功封博望侯。 詩的結尾處寫到:欲因上林雁。一見平陵桐。

這兩句明確地使用了漢書中鴻雁傳書的典故。上林雁,是指漢昭帝在上林苑射下了帶着書信的雁,而平陵桐是指漢昭帝的墓地(平陵)上的桐樹。

《鴻雁傳書》源自於什麼歷史故事?

《鴻雁傳書》源自於蘇武牧羊歷史故事。

蘇武牧羊的故事就是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匈奴單于對蘇武帶來的禮物並不感興趣,反而聽從小人挑唆,將蘇武等人扣押了起來,單于將蘇武送到被海邊上去牧羊。

蘇武在荒無人煙的北海度過了較長的歲月,直到漢武帝死去,漢昭帝即位。

單于並不想放蘇武回漢朝,向漢朝使者謊稱蘇武死了,蘇武身邊的侍衞,用盡千方百計把蘇武的情況告知給漢朝使者,並想出要回蘇武的方法。

漢朝使者再次見到單于,按照想到的妙計,讓單于認為蘇武感動了大雁,讓大雁將他的情況傳遞給漢昭帝,單于承認了謊言,並派人將蘇武送回京城長安。

蘇武沒有因為權勢、金錢屈服,反而將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放在漢武帝派發的事情上面,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蘇武侍衞想出的計謀,成就了“鴻雁傳書”這個漢語成語。

郵票《鴻雁傳書》

2014年5月9日,台灣發行了郵票《鴻雁傳書》;第二天5月10日,大陸也發行了《鴻雁傳書》郵票。這是海峽兩岸聯合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通過多情的鴻雁,傳達了兩岸同胞同根相連、血濃於水的深情,藉助振翅高飛的鴻雁,期望搭建起一座連接海峽的“雁橋”,使兩岸同胞得以團聚!

“鴻雁,鴻雁”,那是親人的輕聲呼喚,更是海峽兩岸人們的深情呼喚。“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馬頭琴憂傷,歌聲幽遠,天空中傳來鴻雁的聲聲鳴叫,那是對親人的思念,那是對團圓的渴盼,海峽兩岸人們的美好願望隨高飛的鴻雁直達天際,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