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前教育均衡持續發展

江門日報訊 (記者/婁丹) 江門市直8所優質幼兒園將與各市(區)的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牽手結對,對其進行幫扶。近日,市教育局印發《江門市直幼兒園結對幫扶工作方案(2021—2025年)》(簡稱《方案》),明確了結對幫扶的12所幼兒園,以及結對幫扶的任務與措施。

促進學前教育均衡持續發展

12所鎮街幼兒園受幫扶

結對幫扶旨在發揮江門市直優質公辦幼兒園的示範帶頭作用,引領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向三區四市擴展,通過結對幫扶,提高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均衡優質持續發展。

此次結對幫扶工作期限為 2021—2025年。2019年底前明確結對幫扶關係,建立工作機制,各結對幫扶幼兒園共同制定五年幫扶規劃和分年度幫扶工作方案;到2025年,受援方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明顯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和辦園質量顯著增加。

其中,江門市第一幼兒園將結對幫扶台山市汶村鎮中心幼兒園、恩平市恩城街道辦事處第一幼兒園東安分園;江門市教育第一幼兒園結對江海區外海幼兒園、新會區司前鎮李樹幼兒園;江門市培英實驗幼兒園結對蓬江區杜阮中心幼兒園、開平市赤坎鎮中心幼兒園;江門市蓓蕾幼兒園結對鶴山市龍口鎮第一幼兒園、恩平市大槐鎮中心幼兒園;江門市財貿幼兒園結對台山市水步鎮教育幼兒園;江門市外經貿幼兒園結對開平市蒼城鎮中心幼兒園;江門市衞生幼兒園結對鶴山市古勞鎮第一幼兒園;江門市少兒藝術幼兒園結對新會區大鰲鎮新地幼兒園。

將受援幼兒園辦成

區域內學前教育教研中心

按照《方案》,幫扶工作主要包括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共享優質資源等。支援幼兒園通過派遣園長、骨幹教師到受援幼兒園指導、交流,以及受援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到支援幼兒園觀摩、學習,幫助受援幼兒園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促進幼兒園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通過派遣園長、骨幹教師到受援幼兒園開展專題講座,定期組織骨幹教師到受援幼兒園開設示範課、開展教研活動、師徒結對等多種形式,帶動受援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提高。受援幼兒園定期派遣教師到支援幼兒園觀摩、聽課、跟班學習等,提升教學能力。同時,支援幼兒園要指導、幫助受援幼兒園的保教課程設置、一日活動安排、教育教學組織、教學活動評價等,並實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豐富和提升受援幼兒園的教育資源。

通過幫扶,使受援幼兒園辦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羣眾對受援幼兒園的滿意度超過80%;幼兒園園舍環境、教玩具配備得到顯著改善,達到規範化幼兒園的標準要求;教師學歷100%達標,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逐年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提升;使受援幼兒園辦成區域內學前教育教研中心,並對其他幼兒園起到帶動、輻射、指導作用。




學前教育立法能促進學前教育哪些方面的發展?

1、強化對學前教育公益性、基礎性重要地位的優先保障。

2、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落實各部門的投入與領導管理責任。

3、確保建立“省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投入體制。

4、確保減少學費收入分擔成本佔比,提高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水平。

5、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公辦與民辦合理佈局的多元均衡發展體系。

擴展資料: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的學前教育政策,在學前教育管理上始終秉持了“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因此在學前教育立法上仍需堅持這一原則,明確教育、財政、衞生、人社等部門及集體與各級政府的領導與管理、舉辦與監督及評估職責。

應建立起由國務院分管教育的副總理領導的由教育部、財政部、衞生部、發改委、人社部、編辦、住建與規劃部門等參與的學前教育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推進學前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學前教育的領導機構,具體負責學前教育的領導與管理工作。

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健康發展。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讓幼兒得到全面發展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和神聖使命。因此,要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幼兒園的改革與發展,全面客觀分析本園現狀,以管理創新、機制創優、特色辦園為突破口,為孩子創設和諧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打造團結合作務實開拓的優秀團隊,促進幼兒園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堅持幼兒園的正確辦園方向,堅持以《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黨中央提出要用科學的發展觀來統領當前的各項工作,幼兒園管理也不能例外。幼兒園管理工作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園思想,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

構建和諧園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幼兒園管理追求的目標。要實現幼兒園的可持續性發展,我們必須在管理工作中進行改革創新:

1、以人為本,在管理中注重與職工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可以讓拉近管理者與職工之間的距離,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無障礙地工作。

首先,要加強信息的傳遞與溝通。可以通過召開各種層面的會議,交流、反饋幼兒園的各項工作,讓職工對本部們和其他部門的工作情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鼓勵職工就幼兒園管理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並及時採納職工提出的有效建議,增強他們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在這類形式的溝通中可以增加由職工交流工作經驗的環節,根據不同的需要,請不同崗位的職工交流,如在班組長會議上請班長分享自己班級工作亮點和特色工作,在保育組會議上可以就某項工作設立話題交流自己的做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使他們獲得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其次,要加強人際間的交往與溝通。要加強與職工之間的非正式溝通,拉近管理者與職工之間的距離。以平等的態度、詢問的方式和職工進行愉快的溝通。要儘可能讓每一次談話都能保持中心點,在交談過程中要儘量注意對方的感受,能使對方敞開心門,願意與你溝通,同時又能充份表達自己的觀點,未激起對方的反對,這樣的溝通才能促進管理者和職工的關係。

第三,要加強活動中的參與與溝通。各種積極、健康的職工活動能促進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聯繫與溝通。可以組織不同類型的職工活動,採用多種組合的形式讓職工參與其中,如以班為單位、以教研組為單位、還可以以部門為單位的分組形式,活動中沒有上下級的關係,只有一起合作的夥伴,讓管理者和職工盡情地參與活動、表現自己,增進彼此的感情聯繫和了解,形成一種和諧、健康的園所氛圍。

2、以人為本,在管理中注重職工的“需要”。

行為科學家馬斯洛,依照“需要層次理論”將人分為五個層面,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地位與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幼兒園的管理也應遵循人的心理需要,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職工需求,根據個人需求意向,制定需要方案,如可以利用增加工資、改善工作條件、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提高福利待遇等來激勵職工,滿足一部分人的生理需求;對一些臨聘人員而言,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等是他們最關心的,我們可以從規章制度、福利待遇、安全保障方面為他們進行考慮;還可以以獎勵形式,有計劃、有選擇地安排人員外出培訓、學習等等;注重聽取和採納職工的建議和想法,為職工提供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與空間,體驗成就感,從而激勵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推動幼兒園的健康發展。

3、以人為本,在管理中注重與職工的情感交流。

幼兒園的工作具體、繁瑣,工作責任心強。幼兒教師不但要完成教育任務,更主要的是要實現優質教育。而教師自身情緒與個性的施展直接影響教育技能的發揮。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以真摯的情感,增強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情感聯繫和思想溝通,滿足員工的心理需求,使職工以“健康、積極、快樂、主動”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這也便是所有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過程。

首先要做到了解關心職工。幼兒園女性同志多的工作者經常承受着來自家庭事務和和單位工作兩方面的壓力,因此,管理者要多到職工中去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並努力為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關注職工的身體和身心健康,定期組織健康檢查,讓職工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平時注意觀察職工的情緒,發現低落、消極的情緒變化,及時詢問溝通,給予引導。

其次要理解包容職工。幼兒園工作事事具體,有時難免出現差錯。對職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瞭解全過程,並給予正確的提醒和引導,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誤而增加心理壓力。對待持有不同意見的包括反對自己的職工不排斥,並多與其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第三,要充分相信職工。管理者要適時的授權和放權,滿足職工希望從組織中獲得更大的工作自主權、參與決策、擔負更多的富有責任、挑戰性和多樣化的工作等的心理。讓有能力、有思想的職工參與一些重要工作、大型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為他們施展才華、發揮自我創造有利條件,滿足他們的多元需求。過程中要對他們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適時的給予協助和指導,以激發他們的積極動機。從而提高職工對園所管理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一體感。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升教師師德水平

深入學習,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加強對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學習和理解,通過講座、集體研討等多種方式積極交流,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特別是其賦予師德建設的新內涵和新要求。要用科學發展觀思想武裝教師頭腦,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師真正成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弘揚者和推動者,做幼兒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全面落實,用科學發展觀提升師德。着力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師德建設,進一步提升教育形象,努力打造社會滿意的幼兒教育。把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師德建設的關鍵。要加強對教師的引導。積極引導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熱愛幼兒,關愛幼兒,把教育幼兒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任務。引導教師積極投入到日常教學和教研科研工作中去,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長。要注重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可行的、全面的、師德激勵機制和考核指標體系,將評價與教師的考核、評優、職稱等級結合。要樹立學習榜樣,經常宣傳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的先進事蹟和經驗,通過榜樣力量,引導教師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開展交流活動。組織各種有關師德建設的活動,如開展分享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動、開展“樹先進,學典型”的活動。要建立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重視教研組長、班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使用,充分調動、發揮他們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關注幼兒必須同時關注教師!”。教師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因此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是建章立制,統一認識。良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應建立在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之上。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適合本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既激發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工作積極性、幫助教師樹立信心,又能讓教師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二是分層培訓,整體推進。確立培養目標,對教師實施突現重點的園本培訓。幫助教師明確個人發展規劃,勇於正視自身的不足,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突破。為教師的補短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確保各層面教師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同時把青年教師的培訓作為重中之重,把培訓、教研、教學融為一體,打造一支年輕有為的教師隊伍。

三是聽課評課,專家引領。結合日常教學和教科研專題展開立足現場的聽課評課活動。通過邀請專家現場聽課評課、專題講座,進行專業引領,指導教師學會觀察比較孩子的發展情況,剖析教師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幫助教師梳理和總結教育教學的策。幫助教師理清研究思路,實實在在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執教能力。

四是培養名師,以點帶面。師資培訓是在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的同時,培養出中園內的“名師”,以點帶面,從而形成結構合理的教師梯隊。園內可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為有潛力的老師創設各種途徑、搭建各種平台加以培養,激發教師鑽研業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實行 “學科帶頭人評聘” 的工作,通過教學展示、業務講座、師徒幫帶、研究成果和實績展示等形式,給骨幹教師加壓擔子,培養在市、區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幼兒園學科帶頭人,從而帶動教師整體水平的提升。

五是教科研結合,提升研究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進入教育實踐,並逐步成為一個自覺對自己的實踐不斷反思的“反思實踐者”。幼兒園根據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和教師個人發展需要,確定科研課題研究方案,制定教研活動計劃,兩者有機結合,採用行動研究法,提高參與課題研究、園本教研的興趣,進行教師之間、教研組之間、教師與園長之間廣泛的互動,在互動中學習,在互動中提高,共同營造同伴互助的良好教研氛圍,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3、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教師進行有效的評價。

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促進教師的健康成長。注重對教師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能力相結合的評價。要求教師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知識面又要具備較強的業務、管理能力,要關注教師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能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教師工作量與質相結合的評價。教師不僅要負責幼兒的學習,還要管理幼兒的吃、喝、拉、撒。在對孩子進行管理的同時,每個教師需要考慮應如何提高保教質量的問題。因此,評價應是對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即考慮教師所用方法的科學、合理性。我們還可以通過幼兒的表現來對教師進行評價。通過孩子在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心理等各方面的變化來評價教師的工作,這樣可以更加準確地、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情況。注重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理論,還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協調溝通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樂於學習的精神。這樣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能促進教師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創建特色幼兒園

“園所有特色,教師有專長”是幼兒園追求的理想辦學境界。追求特色、打造品牌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研究幼兒園的辦園歷史、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方面的情況,從實際出發,加強幼兒園發展的宏觀思考與研究。從管理、教學等方面積極開發特色資源,提出目標、任務。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1、營造科學主題氛圍,凸顯科學教育特色

科學教學活動是實施科學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目標中的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親近大自然是天災教學中無法真實體驗的,要突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和特色,我們還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園的科學資源,將幼兒園的每個角落成為幼兒發現、探究的主陣地。

種植園地,成為幼兒科學發現的自然寶庫。園內專為孩子開設的種植園、飼養角,利用這些有效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觀察活動,引導孩子通過實物觀察來探究,直接運用多種感官瞭解一些動植物的形態構造、生活習性和生長髮育過程,瞭解動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萌發他們關注周物事物、親近大自然、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科學探索室,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探索的小天地。科學探索室為孩子提供了探索事物奧妙、滿足幼兒好奇心的空間。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教學需要提供可操作的、可實驗、可探索的各種類型材料和儀器,讓他們在反覆操作、消除疑問,提出新問題的探索過程中,產生對科學更濃厚的探索熱情和興趣。

活動區角,讓孩子在集體科學教學活動中的興趣延伸。在設置科學區角時,應考慮與集體科學活動內容的結合。教師應根據本班的教學活動內容、幼兒的需要和發展水平投放材料,讓幼兒對在集體活動中感興趣的操作活動提供繼續探索的空間,也利於教師針對孩子的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2、創新研究思路,凸顯早期閲讀教育、雙語教育特色

要建立適合自己園內幼兒的課程模式,為幼兒提供實際需要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也是幼兒園辦學特色的反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選擇較適合本園優勢的領域,作為科研項目,探討此科目教育更高效的方式、方法,重方法論的研究。

開展富有特色的閲讀活動。園內開展《早期閲讀活動設計與組織》的課題研究,一方面通過課例研討的形式來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探索科學的早期閲讀方法與策略其,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興趣與習慣,發展幼兒的自主閲讀意識與能力,為兒童成為成功的閲讀者,擁有幸福的童年與美好人生奠定基礎。除了組織正常的早期閲讀教學活動,可拓寬思路,圍繞閲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如我最喜歡的圖書交流會、我是故事大王比賽、家長推薦一本好書活動,圖書漂流,通過師幼互動、幼有互動、家園互動、家長之間的互動讓大家共同體驗閲讀的樂趣,激發閲讀的興趣,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組織形式多樣的雙語互動。在雙語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比較少,營造的英語氛圍不濃,為了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園之間的交際互動,形成運用英語的意識,可採用互動的形式使幼兒接觸和使用英語,從而激發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大膽表達慾望。如每天進行英語晨讀、利用做操環節開展全園參與的英語遊戲三分鐘互動、在園內設置醒目的英語角,讓幼兒自由的與英語圖片、圖書、玩具等互動、組織家長參與的英語沙龍、英語故事表演賽等等,幼兒在快樂的互動願意聽、樂意學、大膽説。

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各項工作,讓我們看到以前沒有看到的事實,看到原來沒有看到或處理好的重要關係,也可以使我們解決原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推動幼兒園工作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幼兒園工作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實施方法做認真的評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確方向,把握重點,堅定信心,更好地在實踐中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把我們的各項工作推向新水平。

如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應從以下幾點考慮:

1、統一規劃,調整各級各類學校師資配置對高中教師的補充一方面可以考慮引進高素質人才到高中從教,另一方面由於國中教師會出現剩餘,可以鼓勵國中教師進修提高,選拔部分國中教師到高中任教;同樣,鼓勵部分國小教師到幼兒園任教,這樣可以讓國小和國中適當引進新人,而高中教師隊伍也不至於過於年輕化。由於高校擴招後教師資源極其豐富,正是提高教師質量尤其是農村教師配置的大好時機,因此教師招聘時應提高學歷要求,國中和國小應把學歷要求提高到本科,高中階段可以招收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2、加強對未來學齡人口的預測,針對波峯和波谷合理調整學校佈局及配置硬件設備設施很多地方在學校佈局調整以及配置硬件設備設施時主要基於眼前的現狀,很少考慮未來的發展,或者考慮了未來狀況但限於省級或全國的大體趨勢,較少針對本地實際進行預測。事實上,全省或全國的教育發展會呈現一定的一致性,但各地差異較大。因此有必要針對當地的實際,綜合考慮本區域未來教育發展戰略和本地未來學齡人口狀況,科學規劃,合理調整。在規劃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學前教育,允許國小附屬幼兒園,這樣可以利用國小閒置資源,也可以擴大幼兒園的招生規模;同時,農村國小的佈局調整不要盲目撤併,要考慮以後學齡人口增加的因素。二是國中整體學齡人口在減少,部分生源充足的國中學校不宜擴張,生源過多時可以考慮分流到附近學校。三是高中目前和今後幾年在校生規模龐大,在規劃校舍、活動場地、設備實施配置時要考慮今後學生減少因素,嚴格控制規模,合理規劃,避免以後造成巨大浪費。

3、建立城鄉共同體,推進區域內和縣域內的強弱互助首先,實行強弱互助,整體探索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路子。可以考慮把城區劃分為幾個板塊,對幾個教育底子較薄弱的縣進行對口幫扶,包括校長和優秀教師的定期輪換,鼓勵優秀校長和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或任職。這種對口幫扶要對學校和區縣的考核實行“捆綁式”考核,同時政策要將剛性規定和柔性激勵相結合。其次,可以推行縣域內學區制。現在很多縣推行了學區教研製,即相鄰的兩個或幾個鄉鎮的教研活動統一進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借鑑國內某些地方的成功經驗,可逐漸推行學區內管理人員、教師等統一調配,資金統一管理,招生工作統一安排,這樣可以促進縣域內的均衡發展,避免出現有的學校生源少造成資源浪費,而有的學校生源多資源不足的現象。再次,建立激勵機制,穩定農村優秀教師隊伍。穩定農村優秀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另一方面則要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給教師提供更多的事業發展機會,適當放權給教師,讓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使其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同時,對城市引進農村優秀教師的數量要適當限制,完全限制農村優秀教師向城市流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適當限制其數量是有必要的。

如何促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

如何打造“開放、多樣、優質”的學前教育品牌?一道民生大題,浦東新區政府多年孜孜求解———通過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調整佈局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深化體制改革、拓展優質資源、構建公民辦協調發展的格局等,全面提升學前教育品質。

連串數據令人欣喜:在2006-2008學年間,區內有53所幼兒園通過上海市一級幼兒園評審,優質學前資源總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多;打破原先優質資源集中黃浦江畔、市中心地帶的狀況,遍及全區每一個街鎮。目前區內各幼兒園平均班額基本控制在30人以內,生均公用經費從2006學年的9276元增長至2008學年的11353元,平均每學年增長10.7%。94.3%的專任教師達到了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39.1%的專任教師達到了本科及以上學歷;培養了特級園長4名,特級教師1名,學科帶頭人23名,骨幹教師185名,名師後備教師10名……一個優質資源有效拓展、均衡分佈,家長滿意、社會信譽良好的學前教育新局面基本形成。

落子佈局,夯實發展基礎

浦東新區在園幼兒數每年以4000-5000的人數急劇增長,應對這一局面,新區政府合理規劃,在投入、建設中早早落子佈局,為開展保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浦東新區共有27所公建配套幼兒園交付使用,建築面積共計12.5萬平方米,解決了新建小區內適齡兒童的入園問題。同時,通過收回在入園低谷期間由街鎮等部門移作它用的託兒所資源、利用財政資金在入園矛盾突出地段新建3所幼兒園、發動社會力量利用多方資源開辦民辦幼兒園等利用剩量資源和開發新資源並進的方法,增加托幼資源5.1萬建築平方,有效緩解了老城區托幼資源不足的矛盾。

幾年來,浦東新區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逐年增大,年均增長19.6%。2006學年至2008學年,浦東新區共投入2.4億元用於園舍大修和設備添置等,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在軟件建設方面,三年來新區每年招錄200多名優秀教師進編;每年投資300多萬,建立“園”、“署”、“區”三級教師培養體系;每年投資上百萬元開展“幼兒園課程建設”、“0-3歲早教研究”等促進內涵發展的項目研究。

機制創新,託舉內涵建設

浦東新區通過“管辦評分離”、“委託管理”、“財政扶持”等機制創新,引領幼兒園加強內涵建設。

新區分別委託“東方之光學前教育管理諮詢中心”等5家專業機構,管理了好時光幼兒園等12所郊區新開辦或薄弱幼兒園,其中,已有5所幼兒園建成了具有區、署、園不同層面骨幹教師組成的教師團隊,並通過了上海市一級幼兒園驗收。藉助專業機構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和專業支持,拓展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推進資源均衡分佈。

近年來,《浦東新區學前教育階段政府向民辦幼兒園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試行)》、《浦東新區民辦教育發展政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不僅吸引了一大批社會力量到浦東辦學前教育,同時積極引導其辦出具有特色的優質學前教育。面向浦東居民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學前教育服務框架初步形成。

突破壁壘,推進優質均衡

浦東新區突破體制壁壘,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幼兒園自主辦學和不同辦學主體間的交流和互動,加快學前教育優質化進程,擴大優質資源的總量、提升了保教質量。

浦東新區完成二元並軌後,城郊幼兒園的硬件條件基本實現均衡配置,內涵發展不均成為亟待攻克的難題。對此,新區建立起“城郊結對”的交流互動模式,由城區幼兒園向郊區幼兒園派出優秀教師定期支教,實現優秀教師的“柔性流動”。三年間,新區有16所城區幼兒園先後與50所郊區幼兒園建立起結對互助的關係。

截至2009年8月,新區有市級示範幼兒園4所,區級示範幼兒園13所,這些幼兒園薈集了新區學前教育的精粹。對此,新區確立了示範幼兒園的“領頭雁”地位,示範幼兒園通過“崗位結對”、“全程跟班”、“現場評析”、“問題研討”、“個別交流”等互動模式,手把手幫助二級幼兒園解決難題,實實在在地幫助姐妹園培養師資隊伍、提高辦園水平。

此外,公辦和民辦兩種辦學體制的幼兒園打破界限,改變過去互不相干的局面,在夥伴式的結對互學中和諧發展。在公辦幼兒園帶動下,民辦幼兒園開始通過教研活動、教師培訓等加強內涵建設,保教質量得以提高;在民辦幼兒園影響下,公辦幼兒園開始關注辦學成本,提高了辦學效益。不同辦學體制的幼兒園各取所長,優勢互補,實現了優質資源“雙向”拓展的“雙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採取措施促進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採取措施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法》的頒佈,標誌着中國教育工作進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頒佈修正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09年8月27日,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15年12月27日,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決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