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是什麼意思

諸侯是什麼意思

諸侯:

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稱。諸侯源自分封制,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漢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漢時諸侯國由皇帝派相或長吏治理,王、侯僅食賦税。

引證解釋:

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

在其統轄區域內,世代掌握軍政大權,但按禮要服從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貢述職,並有出軍賦和服役的義務。《易·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譯文:先代君王因此建立萬國,親近諸侯。)

2、喻指掌握軍政大權的地方長官。

三國諸葛亮 《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譯文: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種地,只希望在亂世裏苟且保全性命,並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

諸侯國:

狹義上指中國歷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天子對封地的稱呼,也被稱為諸侯列國”列國”;封地最高統治者被賜予諸侯”的封號。現代多數情況,諸侯”和諸侯國”混淆使用。

廣義上指封建時代(封建社會)及其以前人類文明時期共主(天子、皇帝)對其家族、功臣給予的封地,中國直至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取消分封制。中國自漢朝開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實行分封制,其中漢朝郡縣制和封國制兩種行政制度並存,但國”屬於行政區劃,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間伴隨中央政府的強弱,權利發生變化,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作為行政區劃,少數時期成為與中原朝廷對抗的割據勢力,如五代時期的十國”。

西周時期,當時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衞王室。封國的面積大小不一,封國國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諸侯必須服從周王室,按期納貢,並隨同作戰,保衞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