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三問是哪三問

桑弘羊三問分別是戰爭因素、國庫空虛、民生凋敝。桑弘羊的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為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但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並引發批評。

桑弘羊三問是哪三問

桑弘羊三問:

1.帝國運轉需要鉅額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税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這些制度,問錢從哪裏來?

2.一旦遇到戰爭、災荒等緊急事務,國庫卻空空如也,怎麼辦?

3.如果中央在財政等各個方面不對地方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麼辦?

拓展知識:

桑弘羊的評價在歷史上長期存有爭議。在建國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學界在政治因素影響下,出於崇法抑儒的需要,傾向於肯定桑弘羊的舉措、思想和品質。文革結束後,這些觀點又受到反向的批判。

桑弘羊三問是哪三問 第2張

其實,桑弘羊並非純粹的法家人物,對他的歷史作為也要一分為二地進行評價。一方面,要承認桑弘羊的推行的經濟政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賢良文學在鹽鐵會議上發出的批評,即使不像部分學者所主張的那樣是單純的為民請命、敢講真話,也至少有其合乎事實的一面。

在漢武帝統治的中期,桑弘羊的確為漢武帝完成其“時代所賦予的任務”而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到武帝后期,各項政策的弊端逐漸凸顯,到鹽鐵會議前,政策調整已十分必要,而桑弘羊在鹽鐵會議上卻充當了反對調整的“頑固派”的角色,並在此後的政治鬥爭中“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