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路線

一、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路線

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的基本走向定位於兩漢時期,包括三條線路,如北道,中道南道。

張騫出使西域後,西運的貨物主要以絲綢製品為主,因此為區別此條路線與日後另外兩條被稱為“絲綢之路”的交通路線,在歷史記載時,古代絲綢之路被強調為“西北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①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②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葱嶺。(漢代開闢)

③西段:從葱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二、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上是指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海上交通路線。海上絲綢之路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盛於宋元,明初達到頂峯,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為起點,向東途經日本、朝鮮半島,西通印度洋地區、東南亞地區,一直延伸到東北非和西亞地區。

我國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四大港口的是泉州、揚州、寧波、廣州。其中,廣州和寧波在古代分別被稱為番禺、明州。

按照歷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走向,其航線包含三條:

①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口至朝鮮、日本。

②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口至東南亞諸國。

③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口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