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出自什麼時期

“退避三舍”發生在春秋時期,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退避三舍”講的是重耳逃亡到楚國受到楚王善待,然後重耳為報答恩情答應楚王若有一日兩國交戰便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意思指為了迴避與對方的衝突,主動退讓九十里;常用於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退避三舍出自什麼時期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晉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寓意

兩軍交戰時,一方退讓,情況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實力較強,暫時避其鋒芒,二是使其另一方放鬆警惕,起到驕敵的作用。隨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戰勝之。成語中晉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屬於後者。此外,晉文公此舉還有回報當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成語告訴人們,退並不一定代表軟弱可欺,相反應該謹慎,以防有詐。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時,懂得繞個彎,退一步,還是會有更寬廣的路。



退避三舍出自什麼時期?

退避三舍的故事發生於春秋時期。

退避三舍講的是晉國重耳逃亡到楚國的時候受到楚王善待,然後重耳承若若有一日兩國交戰便退避三舍以報答恩情。現在這個詞的意思是為了避免衝突的發生,從而退讓、迴避。

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成語寓意

兩軍交戰時,一方退讓,情況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實力較強,暫時避其鋒芒,二是麻痺另一方,使其放鬆警惕,起到驕敵的作用。隨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戰勝之。成語中晉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屬於後者。

此外,晉文公此舉還有回報當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成語告訴人們,退並不一定代表軟弱可欺,相反應該謹慎,以防有詐。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時,懂得繞個彎,退一步,還是會有更寬廣的路。

退避三舍是什麼時期的故事

退避三舍是春秋時期的故事。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原文:

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

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

譯文:

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説,楚國遍地是人傑,到處物產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麼報答您呢?

楚成王又説,那你還是報答一下我吧。重耳説,若以您的賢明,讓我回國,以後如果晉楚會師中原,交起戰來,我將率兵後退九十里地。

如果您認為這樣還不足以報答,我將只好與您戰鬥下去!聽了重耳的話,楚成王認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會讓他復興晉國,違反天意是要闖大禍的。

於是以禮相待,並把重耳送到了秦國。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在晉楚城濮之戰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擴展資料:

退避三舍背景:

起初,晉國內亂,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國時,楚成王熱情招待他。閒談中,成王問他: “你將來如回到晉國做國君時,如何來酬謝我?”

重耳説: “像財寶這些東西,你們楚國均有的,如果我真能得返晉國,做了晉君,若我們兩國不幸要打仗的話,那我就退避你三舍。”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果真回到了晉國。

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之後,楚國發兵進攻宋國,宋國派人向晉國求救。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開眾將商量,看如何救宋 。當時情況是:想向楚國去説情。

怕楚國不肯,如和楚去打仗,自己也不大願意,而且又怕齊、秦不贊成,後來想出了一個辦法。先答應宋國,並説明原因,叫他先和齊、秦聯繫,請齊、秦與楚交涉,送些禮物給齊、秦。

而晉先出兵伐曹、衞,把曹、衞滅掉,將他們的土地分一些給宋,以補宋人的損失。楚成王見晉欲去救宋,便叫其大將子玉不要去逼近晉師,和晉師打仗。

説晉侯在外面逃亡了十九年,才回到了晉國,什麼危險他都經歷過,人情世故他都明白,此是天意所決定的,像這樣的人是不能和他打仗的,告誡子玉要知難而退。

可是這個子玉卻不肯聽,仍要和晉人打仗,於是派人向成王求戰,説:“我不敢説一定要立功,只是想堵一堵那些説閒話人的嘴。成王聽了不大高興,就給他比較少的部隊。

此後,子玉便派使者對晉人説,你們如放了曹、衞的國君,我們也就釋宋之圍。晉人聽了以後,一面將楚使者抓起來,一面私下對曹、衞説,許他們復國,並使曹、衞告絕於楚。

子玉聽了非常生氣,就帶兵進逼晉師,晉文公便叫晉師向後退卻,為此,一些將領很不滿,説我們是國君率領隊伍,他們是臣子作帥,現在君避臣,不是太丟臉了嗎?

而狐偃説: “出兵要理直,氣才會杜盛的。理虧氣就會衰。我們國君曾受過楚君的恩惠,也曾説過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們忘恩失信,那就是理虧,他們就理直,士氣就會高。

如果我們退了以後,他們仍不撤兵,那就是他們理虧。”於是退了三舍(九十里)。沒想到,子玉竟然追了上去,於是,戰爭開始了。

兩軍交戰:

四月六日,晉軍在城濮嚴陣以待楚軍。子玉狂傲聲稱:"日必無晉矣。"當兩軍接觸之時,晉下軍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馬身上,首先衝擊楚右翼的陳、蔡軍,陳、蔡軍驚駭逃散,楚右軍潰敗。

楚子玉、子上見右軍潰敗,怒火中燒,加強對晉中軍和上軍的攻勢。晉右翼上軍狐毛設將、佐二面旗幟,令二旗後退,引誘楚軍。晉下軍欒枝所部也以車輛曳樹枝奔馳而偽裝後退。

楚子玉以為晉右翼敗退,令楚左軍追擊,所以對陳、蔡及右翼軍潰敗並未理會。楚左軍追擊晉上軍時,側翼暴露,晉先軫、郤溱率中軍攔腰截擊,狐毛、狐偃率上軍夾攻楚左軍。

楚左軍潰敗。楚子玉見左、右軍皆敗,遂下令中軍停止進攻,得以不敗。子玉率殘兵退出戰場,晉軍進佔楚軍營地,休整三日後,勝利班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出自

退避三舍(拼音:tuì bì sān shè)是一個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原意指為了迴避與對方的衝突,主動退讓九十里;常用於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退避三舍》發生在什麼時期?

春秋時期。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

晉公子重耳(晉文公)逃亡在楚國時,楚王收納了他,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説,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後來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

退避三舍是春秋還是戰國時期

《退避三舍》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晉國與楚國交戰的故事。《退避三舍》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文為: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這句話的意思是:若晉國和楚國交戰,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里地。

《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收到消息之後,連忙逃出了晉國,一直在外流浪。

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羣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與重耳飲灑敍話,忽然楚王問重耳:如果有一天你回晉國當上國君,你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想了想説: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説:公子過謙了。雖然話是這麼説,可是你也應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假若我真的可以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您還是不願意原諒我,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看見晉軍後退之後,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