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的來歷,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其來歷與小乘佛教有密切的關係,其活動包含了許多的宗教內容,同時也是反映了當時人們想要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願望。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又叫做浴佛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中旬。潑水節有許多的風俗習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除此之外還有浴佛、丟包、賽龍舟、放高升、放孔明燈等等。

潑水節的由來 第2張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重要活動。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煙,發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讚美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