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幾個小時

一更幾個小時的答案是:兩個小時

一更是一個時辰。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一更對應現代時間19-21點;二更對應現代時間的21-23點;三對應現代時間的23-1點;四更對應現代時間的凌晨1-3點;五更對應現代時間的凌晨3-5點。古代將一夜平均分為更,每更又平均分為五點,整更擊鼓,逢點鳴鐘。首位及三個節點用鼓打更報時,故又稱五更、五鼓或五夜。

古代以更來計夜間時間,夜間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鑼報時。打更從唐代開始用鐘鼓報更點,是用梆子和鑼。篤,篤-咣,咣,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後續一直沿用。

從一更到五更打更的方法各不一樣,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

總體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牀做家務,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準備上朝。

一更幾個小時

雖然古代人沒有那麼多高科技,但中國是古代世界上天文學最發達和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雖然他們沒有時鐘計時,但他們通過計算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的關係發明了日晷。通過投影,太陽、時、分、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可以精確劃分。

至於日晷的使用,主要取決於太陽東昇,向西的設置,這導致日晷上指針投影的變化。在古代日上所謂的三極是指中午,現在是24小時,而在古代是12小時,日晷是12小時計算的。

1.一更在戌七年級刻,稱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這個時候,人還在活動着。

2.二更在亥九年級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咣、咣——兩聲大鑼帶着兩聲梆子點兒,習俗上這就稱謂是“二更二點”,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經完全黑去,此時人們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3.三更在子時整(即子正,亦即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這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個時辰。這無疑是一夜中最為黑暗的時刻,這個時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傳説中的鬼,便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了。

4.四更在醜正二刻,名雞鳴,又名荒雞。雖説,三更過後天就應該慢慢變亮,但四更仍然屬於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時候,於是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就有賊人趁着這黑夜開始搗起了亂。所以四更也可稱為是“狗盜”之時。

5.五更在寅正四刻,稱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這個時候,雞仍在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