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風俗和節日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按時序分,有苗年、龍船節、四月八、吃新節、蘆笙節、花山節、趕秋節、踩鼓節、祭尤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還有吃油茶、吃山泥鰍、吃青菜、婚喪等風俗。

苗族的風俗和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有哪些

1、苗族節日

(1)一月:動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在這一天苗族人都不會出遠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苗族人會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玩年節相當於春節,有許多的習俗和一些節慶日。

(2)二月:2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是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

(3)三月:3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

(4)四月:4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

(5)五月:5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六月:6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

(7)七月:7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製甜酒、米酒)。

(8)八月:8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等活動。

(9)九月:9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

(10)十月:10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2、苗族風俗

在中國眾多少數民族中,苗族算是比較出名的一個了,這個民族分佈的較廣,人口相對其他少數民族來説,也算是比較多的了。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有哪些呢?下面來説説苗族獨特的風俗習慣。有很多獨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一些社會制度也和漢族相差很大

(1)社會制度。苗族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苗族的社會制度主要為鼓社制、議榔制、理老制等。一般來説鼓社制就是一個同宗,或者是數個自然村寨組成的組織。議榔制是指不同宗的家族,組成的地域性村寨組織。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領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

(2)飲食。苗族人最有特色的飲食習慣,就是非常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户户都會做各種酸湯酸菜。

(3)禁忌。在苗族有一種很奇特的產忌,就是忌諱孕婦與孕婦會面,也忌諱孕婦去別的產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期。還有就是關於農事的忌諱,在田間的適合忌諱提到老鼠,因為怕它們聽到來糟蹋莊稼。

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有哪些?

01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還有吃油茶、吃山泥鰍、吃青菜、婚喪等風俗。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還有吃油茶、吃山泥鰍、吃青菜、婚喪等風俗。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後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閒季節舉行。但由於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吃:

1、吃油茶。油茶是將油炸後的爆花米,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有的還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鰍(晰蜴,統稱四腳蛇)。將處理後的山泥鰍加少量米粉,一起醃入罈子內,用來招待貴客。3、吃青菜。農曆過年喜歡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

苗族的服飾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男,一般老人穿無領斜扣大襟衣,束腰帶,穿褲腳,打綁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開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產的"家機斑衣",婦女服飾另具風格,上身穿無領鑲邊繡花衣,綴欄插花瓣與其間,下身着鑲邊、繡花或數紗寬腳褲。引人注目的女頭帕,一般有一丈多長,顏色是青、藍兩種,黑色相間襯花格子有的包絲帕。

住:

1、吊腳樓,吊腳一般2-3屋,飛檐翹角,並有走廊圍白木質欄杆,欄杆雕有各種圖案。吊腳下層用來貯藏糧食,存放農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豬及廁所等。上層為人居住。2、火爐,形狀為方形,高60-70釐米,上面周圍用木板蓋好,四周用磚、石砌好,中間圍成正方形火塘,用來燒火做飯,周圍下層為空間,用以關雞、鴨。天冷時,主、客人都坐在火爐上,説笑、談論家事和休息。火爐上吊有一個不同形狀的木架,將種子、茶葉簍、草鞋等掛在上面。

戀愛:

以歌為媒,農曆三月九年級,青年男女穿戴整齊,成羣結隊趕到山頭水邊,對歌戀愛。情同意合者,便相邀離去,表示戀上了。平時看牛、放羊也對歌,並贈紅。雙方父母同意便結婚,如不同意,還有逃婚的習俗。

結婚:

一般在結婚前一個月,長則半年,就開始哭嫁。對長輩要一個一個地器,然後再送禮物,改變了許多。男女結婚時,女方和來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與新郎同牀。三天後,新娘與伴娘一起回孃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農事需人幫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懷孕後,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長住期共同生活。

喪事:

老人落氣時,要抬到中堂裏,坐在正中,備有鬥(容器)、涼篩,坐在鬥上腳踏涼篩落氣。洗屍,由長教子井裏擔水,參入桃葉、菖莆葉煮成温水給洗屍,洗過的水(倒入便桶),讓其後代每個嘗三點,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飯水",在死者身上圍白線,一歲一根,平時掉的牙齒要保存着,殮時放入棺材內,死後頭髮禁燒。進棺材時,口含銀,手捏茶葉米還要到飛山廟點亮。

苗族的風俗和節日 苗族有什麼風俗和節日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後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閒季節舉行。但由於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