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歲數的稱呼有哪些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湯餅:指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初度:指週歲;生小:指幼年;總角:總,聚束;角,小髻(ji),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古代歲數的稱呼有哪些

      垂髫(chui tiao):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始齔(shi chen):齔,兒童換牙,即脱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教數:指9歲;外傅(fu):指10歲,出外就學。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古代歲數的稱呼有哪些 第2張

      舞勺:指13歲。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及笄(ji):指女子15歲;舞象:指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而立:指30歲。不惑:指40歲。艾:指50歲;花甲(耳順):指60歲。古稀:指70歲;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耄耋(mao die):指八九十歲;黃髮:指長壽老人。鮐背(taibei):指長壽老人;期頤(qi yi):指百歲。

古代歲數的稱呼有哪些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