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起源於何時

清明起源於何時

1、清明古稱“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代。據傳,周成王年幼時,在與弟弟叔虞的一次耍戲中,削桐葉為圭,説道:“以此封若。”史官聽到後馬上走過來請成王擇日正式加封。成王説:“吾與之戲耳。”史官説:“天子無戲言。”於是成王遂封弟叔虞於唐,稱為晉。晉傳至獻公時,獻公嬖驪姬殺死太子申生,並欲伐次子重耳於蒲。重耳得知消息後逃出,在外流亡19年。在重耳流亡期間,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俗稱“割股奉君”。重耳重返晉國取得王位(稱晉文公)後,欲行復國之賞,便大會羣臣,分3等計賞:上賞賞德,次賞賞才,再次賞功。凡為復國戰死者為首功,授上賞。如:趙衰、穎頡、魏掣、狐偃等都受到賞封,但唯獨沒有介子推。在這種情況下,介子推並不言語,領着他的老母隱於綿上山中(今山西省境內)。

2、介子推的一個隨從看到這種情況,便懸書宮門。書中寫道:“有龍嬌嬌,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飢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四蛇人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3、晉文公得知後大驚道;“此寡人之過也!”於是便派人尋找介子推,但就是找不到。後來聽説介子推藏在綿上山中,晉文公便親往求訪,找了好幾天還是找不到。

4、這時有人説介子推對母親很孝順,如果放火燒山,他必然攜母而出。晉文公覺得此話有理,就命軍士舉火焚林。大火燒了3天,介子推始終不肯出來,最後母子相抱,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5、晉文公找到介子推母子屍體,非常悲哀。為志其過,改綿上山為“介山”。因為燒山這1天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時,晉國人為懷念介子推,當時1個月內都不忍生火做飯,盡吃冷食。以後漸減為3天,命為“寒食節”。

6、後來經過長期演變,三月五日(農曆)就被定為清明節。直到現在,農村每逢清明,家家都在門前插柳,並祭掃祖墓,以悼死者。

關於清明起源於何時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