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謠的特點

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中國傳統民謠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

中國民謠的特點

1、音樂織體和演唱形式 

單聲部民歌數量較多,壯、苗、侗、瑤、畲、高山等少數民族有二聲部或三聲部的民歌,漢族某些勞動號子中也有領、和相疊的多聲部織體。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重唱、齊唱、領和結合等形式,其中以獨唱居多。

2、節拍

大體有自由節拍和規整節拍兩種。前者多見於山歌和部分兒歌、吟唱調,後者多見於小調和號子。此外還有介乎兩者之間的初步規整化的節拍,大多見於小調中的謠曲和一部分謠唱性的山歌。在哈薩克、藏等少數民族民歌中,有自由與規整兩種節拍的複合形態。

3、音階、調式

最常見的是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和五聲性(即以五聲為基音)七聲音階。有些地區有構成這一地區民間音樂獨特風格色彩的特殊音階。如陝西北部和中部有清角音和清羽音構成的七聲音階(當地戲曲曲藝藝人稱為“苦音”調式)。湖南中部、東部地區有以微升徵和微升商音裝飾的特殊音階。此外,有些少數民族民歌還有自己獨特的調式音階。在漢族民歌中,徵調式最多,宮調式、羽調式次之,商調式再次之,角調式最少。

 

4、曲式

大多為單樂段結構,篇幅較短小,樂句與唱詞句式大多相符。樂段內各結構部分大多以對稱關係為基礎,功能清晰。有些表演性較強的小調,常將幾個不同的曲牌聯綴演唱,構成二樂段的或多樂段的套曲。 

中國民謠的特點 第2張

5、襯詞和襯腔 

這是為中國民歌所常用的一種特殊的歌曲表現手段。襯詞最初來自語氣詞、感歎詞或象聲詞等,本身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和表達感情的作用。當民歌的曲調發展受到一般唱詞陳述的束縛時,便往往利用襯詞使旋律得到更大的發揮。配唱襯詞的片斷叫做襯腔,襯腔有大有小,構成完整樂句的襯腔,稱為“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