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濕度達到多少人感覺最舒服

室內濕度達到多少人感覺最舒服的答案是:45%~65%

室內濕度達到多少人感覺最舒服

睡眠環境的最佳濕度45%~65%,現代人通常可以利用空調、自動除濕機、或是冷暖氣機來調整室內的濕度,避免環境中有太濕或太乾的情形。另外,穿着吸汗性佳的睡衣也有助於身體周圍適宜濕度的維持。

夏季氣温過高,機體表面潮熱,會令人煩躁、失眠。冬季過於寒冷,就會令人神經興奮,而導致失眠。研究表明,人處於21℃至24℃的環境中,使人感到舒適,更有利於睡眠。

清新的空氣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寢室內空氣要儘量保持流暢,因為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甚至降低室內的氧氣濃度,會讓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藉由打開窗户產生空氣對流,或是利用空氣清淨機維持室內空氣的清淨,對提升睡眠品質有絕對的幫助。

在此意義下,常用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較濕度、混合比、飽和差以及露點等物理量來表示;若表示在濕蒸汽中水蒸氣的重量佔蒸汽總重量(體積)的百分比,則稱之為蒸汽的濕度。

空氣濕度在許多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在大氣學、氣象學和氣候學中它主要是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值,而在實際應用上的作用比較小。

下雨的時候,空氣濕度是非常大的在氣象學和水文學中濕度是決定蒸發和蒸騰的重要數據。它對不同的氣候區的產生起決定性的作用。大氣中的水蒸氣在水循環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水蒸氣水可以很快地在地球表面運動。水在大氣中形成降水、雲和其它現象,它們決定了地球的氣象和氣候。

而在天氣預報中,更常用到相對濕度。它反映了降雨、有霧的可能性。在炎熱的天氣之下,高的相對濕度會讓人類(和其他動物)感到更熱,因為這妨礙了汗水的揮發。人類可以從而制定出酷熱指數。

在醫學上空氣的濕度與呼吸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在一定的濕度下氧氣比較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一般人在45-55%的相對濕度下感覺最舒適。過熱而不通風的房間裏的相對濕度一般比較低,這可能對皮膚不良和對粘膜有刺激作用。濕度過高影響人調節體温的排汗功能,人會感到悶熱。

總的來説人在高温但低濕度的情況下(比如沙漠)比在温度不太高但濕度很高的情況下(比如雨林)的感覺要好。在通過呼吸進行麻醉時麻醉氣體的濕度是非常關鍵的。醫學上使用的麻醉氣體一般是在無水的情況下存放的,假如在使用時不添加濕度的話會在人的肺中導致蒸發和失水。

在任何氣温條件下潮濕的空氣對人體都是不利的。

研究表明,濕度過大時,人體中一種叫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就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還容易患濕痺症;

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容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皮膚乾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所以在秋冬季乾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呼吸系統病症。

此外,空氣濕度過大或過小時,都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科學測定,當空氣濕度大於65%或小於40%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當相對濕度在45%-55%時,病菌死亡較快。

相對濕度通常與氣温、氣壓共同作用於人體。現代醫療氣象研究表明,對人體比較適宜的相對濕度為:夏季室温25℃時,相對濕度控制在 40%-50%比較舒適;冬季室温20℃時,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

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温、低壓、高濕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

冬季濕度有時太小,空氣過於乾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據科學試驗,在氣温日際變化大於3℃、氣壓日際變化大於10百帕,相對濕度日際變化大於10%時,關節炎的發病率會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