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

孟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的答案是:距今約2300多年

孟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

孟子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子居,戰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是孔子(孔子名言名句 )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儒家尊為“亞聖”。

孟子曾遊歷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孟子》一書。有《孟子》七篇傳世,為儒家經典之一。他繼承、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七篇

《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 (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説。

“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户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

“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

“省刑罰,薄税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

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採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

同“仁政”學説相聯繫,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他認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為殺得對,説:“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種觀點長期以來成為替剝削制度作辯護的理論根據。

性善論是孟子學説理論的出發點,其主要主張有“仁政”、“王道”理論。司馬遷認為《孟子》為孟軻自撰,“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荀列傳》)但也有觀點認為,從書中用語來看,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附:儒家關於性善、性惡的五種學術觀點。

中國古代關於性善、性惡的學説曾引起過激烈的爭論。章太炎曾將儒家的有關學説歸納為五大派:

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

孟子主張性善,這是因襲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觀點(孔子的意思是説人們生來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於後天的“習”,即社會環境與物慾使人們的“性”差距變大,有人變“惡”了)

荀子主張性惡(他認為人的善念與善行都是偽裝的。因為人生來就有名利之慾、飲食之慾、聲色之慾,所以一切的辭讓、忠信、禮義之理都不存在,表面上存在也都是裝出來的);揚子(楊朱)主張善惡混有

漆雕開、世碩公孫、王充主張善惡因人而異,可分上、中、下三等。

先秦的諸子散文主要有《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莊子》和《韓非子》。那個時期,百家爭鳴,各有千秋。孟子的成就有目共睹。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也是孔子的孫子的再傳弟子;孟子主張主張行“王道”,施“仁政”,是對孔子思想正統的承襲和發展;孟子被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

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雄辯色彩。其實這也和孟子所處的時代的有關:在百家爭鳴的時代,要闡明自己的觀點,維護自己的立場,批 評其他學派,就不得不進行論辯。事實上,好辯不僅是《孟子》的特徵,《墨子》、 《莊子》、《荀子》、《韓非子》等莫不如此。

孟子散文的文學藝術最大的特點是:雄辯色彩較強,而且不是簡單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而是具有獨到特點。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善於設置圈套,使對方心悦誠服;

如《梁惠王下》: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 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先以兩個設問,使齊宣王順着自己的思路,得出兩個不言而喻的結論,而後 類推下去,使齊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結論中而無言可對,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進入圈套,便鋪張揚厲,縱橫恣肆,步步 緊逼,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

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説理。

“孟子長於譬喻”(趙岐《孟子章句·題辭》),在論辯中常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孟子的比喻性推理,從邏輯上來説,有些 未免牽強,但卻使孟子的論辯,富於形象性,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孟子》 中的比喻,大多淺近簡短而貼切深刻,如“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 也(《離婁上》),以一個簡單的比喻,表現民眾歸仁的必然趨勢。再如,“以 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梁惠王上》),生動形象地揭示出欲 以霸道達到“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目的,是多麼荒唐可笑。 這種簡短淺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運用。

寓言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

另外,《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