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的答案是:顫、開、順、左、舞袖。

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顫、開、順、左、舞袖”這五大元素是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上身鬆弛,略帶前傾,膝放鬆,做快而小或是慢而柔韌的顫動。藏族眾多舞蹈的“顫膝”動作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作的表現動律。雙腳自然外開,在舞蹈動律上形成“三步一撩”“退踏步”等共同動律,在此基礎上產生種種變化,構成不同的舞蹈風格。“一邊順”的美是高原農牧文化型民間舞蹈的特徵之一。其動作突出“顫膝擺胯,微動肩胸”的舞姿,上身平穩,裙子隨腳步擺動,形成別緻的“鐘擺式”的“一邊順”之美。受宗教禮俗的影響,舞蹈所走的路線必須由左向右按順時針沿着圓圈前進,這和他們日常生活中轉經筒、繞寺廟向左旋的方向是一致的,反映出對太陽的崇拜和對吉祥的追求。舞袖這一動律特徵是藏族民族服飾的展現。由於地理和氣候環境,人們服飾厚重,身着大袍長靴,旋轉起來如孔雀開屏,長袖飛舞如彩虹劃空。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點外,在舞蹈的動律上還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變”、“後撤前踏”、“倒腳輾轉”、“四步迴轉”的共同規律。在這種共同規律的基礎上產生出種種不同的變化,再加上手勢的運作、腰身的韻律、音樂的區別而構成不同的舞蹈風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為“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輾轉、刨腿轉、踢腿轉、果諧轉、跨腿轉、跳跨轉、推磨轉、蹲轉、跪轉、掖轉、正反轉、扭腰正反轉、擰身反跨轉、點步翻身、踏步翻身、點轉、平轉、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轉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蓋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貓跳等等。

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歷史悠久,早在7世紀初,以松贊干布為代表的奴隸主階級統一了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並和中原建立了親密關係。藏族以畜牧和農業為主,具有悠遠的文化傳統。藏語屬汗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歷史久遠,並有豐富的歷史文學、藏醫等著述。尤其他們的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與風格。青海藏族的舞蹈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各類舞蹈分別有着不同的內容與形式、特徵與風格。它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又通過它與神靈溝通企求得到神靈之佑護。藏族民間舞蹈深深植根於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這個民族仍然保留着適於民間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動空間,那麼民間舞蹈將會傳延下去,並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