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賞花燈的由來

上元節賞花燈的由來

上元節賞花燈的由來是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上元節放燈的習俗流傳到民間,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1、上元節又稱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2、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3、上元節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上元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

6、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