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中的“膾炙”原本指的是?

膾炙人口中的“膾炙”原本指的是?的答案是:兩種肉

膾炙人口中的“膾炙”原本指的是?

膾炙人口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孟軻《孟子·盡心下》:“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原指味道鮮美, 使人愛吃的肉類。後比喻優美的詩文或美好的事物, 人人讚美和傳誦。膾: 小塊的肉; 炙: 烤熟的肉。《孟子·盡心上》出自《孟子》,講述了儒家思想,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該作品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蹟。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説: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來人們從孟子所説的膾炙,所同也裏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讚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孟軻一般指孟子(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