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被漢武帝稱為車騎將軍

衞青。

元光五年(前130年)或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任命衞青為車騎將軍。從此車騎將軍衞青成為漢匈戰爭舞台上的主角,先後七徵匈奴。

車騎將軍衞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並在龍城之戰中,首虜七百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衞青勝利凱旋,封衞青為關內侯。

衞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戰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于主力。衞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極人臣,但從不養士。元封五年,長平侯衞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茂陵東北。諡號為‘烈’。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

誰被漢武帝稱為車騎將軍

龍城大捷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衞青為車騎,迎擊匈奴。從此,衞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衞青出上谷,騎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衞青雖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靜,出其不意的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近千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衞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封衞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在漢匈交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漢朝自高祖劉邦建國以來,屢屢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奪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呂后受冒頓單于書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萬騎大入關,斥候一度略至長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頻頻對漢朝邊郡和百姓的燒殺劫掠等,可謂漢朝的心腹大患。龍城的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收復河朔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衞青為車騎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衞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

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

衞青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繫。

而後,衞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兩王見勢不好,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裏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史記》《漢書》盛讚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衞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户。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衞有功,封平陵侯、岸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