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誰的名言

汪洙。汪洙,字德温,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

元符三年(1100)進士,官至觀文殿大學士。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誰的名言

汪洙九歲時即賦詩,有“神童”之佳稱。《通俗編》卷七文學類載,一次上級官吏聽説他是神童而召見他,他穿一件很短的衫子去應見。官吏便問他為什麼衫子這麼短,他當即做詩回答:“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這一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明和才華。汪洙詩才橫溢,他先後寫了不少五言絕句詩,都是一些便於孩童記誦的短詩。就有當時的塾師們將汪洙所賦的三十多首五言絕句彙編詮補成集,題為《汪神童詩》。

《神童詩》文詞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兒童記誦,它與《三字經》等同譽為“古今奇書”,成為訓蒙兒童的主要教材,流傳極廣,影響至為深遠。尤其如其中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遺子黃金寶,何如教一經。”“久旱逢甘雨,他鄉遇知音,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等等,幾乎家喻户曉,婦孺皆知,傳誦不息。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變得温文爾雅。尤其是讀書還人明白事理,講道理懂禮貌。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尤其是在學生時代,大量讀書可以對自己寫作有很好的幫助,開闊思維。

讀書可以我們對事物提高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累,博學多才,增長我們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瞭解不同地區的人文歷史和習俗。讀書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味,讓我們欣賞水平得到增長和提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自哪位詩人之作?

神童詩作者: 汪洙 (宋代)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矇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大比因時舉,鄉書以類升;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螢窗新脱跡,雁塔早題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一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柳色浸衣綠,桃花映酒紅;長安遊冶子,日日醉春風。淑景餘三月,鶯花已半稀;浴沂誰氏子,三歎詠而歸。數點雨餘雨,一番寒食寒;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錦繡紋;年年當此節,底事雨紛紛。風閣黃昏夜,開軒內晚涼;月華在户白,何處遞荷香?一雨初收霽,金風特送涼;書窗應自爽,燈火夜偏長。庭下陳瓜果,雲端聞彩車;爭如郝隆子,只曬腹中書。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北帝方行令,天晴愛日和;農工新築土,天慶納嘉禾。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登台觀氣象,雲物喜呈祥。

冬天更籌盡,春附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杆斜。人在豔陽中,桃花映面紅;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粧。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鳳;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臨軒一賞後,輕薄萬千花。牆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柯幹如金石,心堅耐歲寒;平生誰結友,宜共竹鬆看。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春風頻動處,日日報平安。春水滿泗澤,夏雲多奇峯;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鬆。

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有名閒富貴,無事散神仙。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庭裁棲鳳竹,池養化龍魚。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萬 般 皆 下 品,唯 有 讀 書 高”是誰的詩句﹖

《神童詩》宋代汪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學乃身之室,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矇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大比因時舉,鄉書以類升;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螢窗新脱跡,雁塔早題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一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柳色浸衣綠,桃花映酒紅;長安遊冶子,日日醉春風。淑景餘三月,鶯花已半稀;浴沂誰氏子,三歎詠而歸。數點雨餘雨,一番寒食寒;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錦繡紋;年年當此節,底事雨紛紛。風閣黃昏夜,開軒內晚涼;月華在户白,何處遞荷香?一雨初收霽,金民特送涼;書窗應自爽,燈火夜偏長。庭下陳瓜果,雲端聞彩車;爭如郝隆子,只曬腹中書。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荷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北帝方行令,天晴愛日和;農工新築土,天慶納嘉禾。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登台觀氣象,雲物喜呈祥。

冬天更籌盡,春附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杆斜。人在豔陽中,桃花映面紅;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粧。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鳳;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臨軒一賞後,輕薄萬千花。牆角一枝梅,凌寨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柯幹如金石,心堅耐歲寒;平生誰結友,宜共竹鬆看。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春風頻動處,日日報平安。春水滿泗澤,夏雲多奇峯;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鬆。

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有名閒富貴,無事散神仙。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庭裁棲鳳竹,池養化龍魚。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鐵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出自哪裏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自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神童詩》,作者汪洙,字德温,寧波人,是北宋著名學者。這句詩的意思是:“若不善於學習,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做得好,只有善於讀書,加強學習,在前人的經驗和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把事情做好。

”即“唯有讀書才能將萬般下品變成上品”。

解析:如果單單按照字面理解,除了讀書其他的都是低級趣味,這種解釋經不起推敲,因為讀書不是目的,也不可能是目的,也不是職業,讀書只是個過程,過程無所謂高低貴賤。而且既然説是萬般,當然也應該包括讀書,即使讀書也要注重前人的經驗才能讀好書。孔子説:“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事,卻不能處理得好;叫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應對;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儒家文化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倡學以致用,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此聯雖淺顯易懂,卻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果説上聯是勸勉人們要“貴學”,那麼下聯“事非經過不知難”,就是強調“行”的重要性,光“學”不“行”終是無益。宋代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明周立説:“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關係説得明白。

朱熹説:“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王夫之在《尚書引義》中雲:“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且夫知也者,因以行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説“知”“行”的關係,“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無以奏“知”之效,也無以知“事”之艱難,免不了落個“紙上談兵”的下場。

擴展資料:【原文】1、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2、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②;滿朝朱紫貴③,盡是讀書人。3、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④;三冬今足用⑤,誰笑腹空虛?4、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5、朝為田舍郎⑥,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⑦,男兒當自強。6、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⑧;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7、莫道儒冠誤⑨,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⑩,窮亦善其身?。8、遺子黃金寶,何如教一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9、古有《千文》義,須知後學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矇童。【註釋】①爾曹:你們。 ②立身:自立成人。

③朱紫:指達官顯貴。唐制,官員五品以上穿紅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故詩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 ④螢窗:晉人車胤,家貧無錢買燈油,就捕捉許多螢火蟲放在絲囊中,供夜讀時照明。

後世便常以螢窗、螢案比喻刻苦讀書。 ⑤三冬:像三春、三秋一樣,指三年。⑥田舍郎:農夫、村夫。

⑦“將相”句:意謂當將相之人並非生來就是。語出《史記陳涉世家》。 ⑧席上珍:宴席上的珍品。

比喻儒生具有美善的才德。語出《禮記儒行》。 ⑨儒冠: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帽子。借指以讀書為業。

⑩相天下:當宰相治理天下。 窮:事業不發達。善其身:使本身具有良好的修養。

語出《孟子盡心上》。錦軸:用錦緞裝飾的卷軸,指華麗的文書。古代書籍不分頁,而用軸捲成一卷來展讀。 千文:即南朝梁人周興嗣所作的《千字文》,是現存的較早的啟蒙讀物。

?間出:相間出現(在《千字文》中)。蒙童:智慧還沒有得到開發的幼童。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誰説的?

汪洙,字德温,寧波人。拼音:wàn bān jiē xià pǐn,wéi yǒu dú shū gāo。

釋義:所有行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途。

出處:《神童詩》,作者汪洙,字德温,寧波人。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擴展資料:汪洙出身於縣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能寫詩,有神童之稱。

汪洙神童之名在寧波一帶流傳開了。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進土,授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訓詁》,歷官至觀文殿大學士,提舉台州崇道觀,築室西山,召集諸儒講學,鄉人稱其室為崇儒館。實際上傳世的《神童詩》並非盡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於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代編補修訂,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時期的詩歌。

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詩體皆為格律工整的五言絕句,文字淺顯易懂,是適合少年學詩的範本。汪洙九歲時即賦詩,有“神童”之佳稱。

《通俗編》卷七文學類載,一次上級官吏聽説他是神童而召見他,他穿一件很短的衫子去應見。官吏便問他為什麼衫子這麼短,他當即做詩回答:“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這一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明和才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誰寫的 下面為大家介紹

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自《神童詩》(作者汪洙,字德温,寧波人。

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

)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 2、“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意思是:所有行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途。 3、《神童詩》一卷,舊傳宋代汪洙撰。

後人以汪洙的部分詩為基礎,再加進其他人的詩,而編成《神童詩》。 4、實際上傳世的《神童詩》並非盡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於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代編補修訂,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時期的詩歌。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

詩體皆為格律工整的五言絕句,文字淺顯易懂,是適合少年學詩的範本。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出自何處,如何理解?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詩》,“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當時的意義就在於勸勉人們學習,而這樣一種思想也延續到了當代,同時,當代也賦予了它另外一種含義,也就是讀書能夠提升人的修養與境界。一、勸勉人們學習“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提出於宋代,而宋代正是讀書氛圍極度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朝廷推崇“重文抑武”的策略,因為趙匡胤就是通過武力奪取的王位,因此藉此來防止武將的不臣之心。

而在這樣大方向政策的引導下,宋代的文學氣息也就極為強烈,許多的人都以科舉為畢生的追求,希望藉此可以走上飛黃騰達之路。

因此,這一句詩也成為了當時現象的一種反映,作為一個勸勉兒童學習的詩文,廣泛地傳播了開來,並長時間的存在與流傳了下來。而到了現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成為了一種勉勵學生的方式,希望學生能夠在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能夠堅持本心,不為其他事物所動,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最後成才,成為一個有貢獻的人。二、讀書能夠提升人的修養與境界除了對於學習的勸勉之外,當代也賦予了它一個比較温和的意義。就是希望讓讀書成為人們的精神休閒活動,能夠促進人們的閲讀,從而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現在有許許多多的人被忙碌的生活所裹挾,已經不知道閲讀是什麼滋味。通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能夠讓人們意識到讀書同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它不僅僅是一個增長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體味人生的過程,可以從中獲取到許多的感悟,讓心靈得到滋養與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