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指的是誰

關羽;荀彧;徐庶。

三國時期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一共有三人,分別是關羽、荀彧和徐庶。其中最有名的就屬關二爺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身處對立的一方,但心裏想着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出自《三國演義》。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鋭。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舉孝廉出身,任守宮令。董卓執政後棄官歸鄉,率領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調離中樞,於壽春憂鬱而亡(一説服毒自盡),享年五十歲。獲諡為"敬"。魏鹹熙二年(265年)被贈為太尉。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身在曹營心在漢指的是誰

關羽在和劉備走散後,被迫進了曹營。曹操對他可謂是“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但關羽依舊不動搖,一心想找到劉備,後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

曹操統一北方時,荀彧是曹營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他幫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還向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比如郭嘉、戲志才、鍾繇等人,另外他還在呂布叛亂是保全了兗州三城,用奇謀將袁紹攔在了官渡。

但是,荀彧忠於的是漢皇室,不是曹操,當他知道曹操的野心以後,他就與曹操漸行漸遠了,曹操希望晉封魏公,荀彧堅決反對。

荀彧與曹操相交二十多年,兩人就像是知己一樣,但是政治立場不同,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後來,荀彧去世,有説法稱他是被曹操殺死的。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