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原作者是誰

米·伊林。一位我國讀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蘇聯作家。

他誕生於烏克蘭。

十萬個為什麼原作者是誰

他從小酷愛讀書,喜歡大自然,喜愛科學實驗。童年時期曾仔細觀察和研究螞蟻的生活情況,觀察天空和星象。這一切,為他日後用文藝的手法,詩一般的意境、創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礎。1914年中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獲得金質獎章。

從1924年起,他還在大學唸書時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性短文。192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工藝學院。1927年創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

米·伊林的作品作為優秀科普作品的典範,對我國科普創作界產生了很大影響。老一輩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長起來的許多科普作家,都從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伊林善於把文學和科學結合起來,用文藝的筆調,用生動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詩一樣的語言,娓娓動聽地講述科學知識。

他的作品活潑而又邏輯嚴謹,趣味是從知識本身中挖掘出來的而不是外加的噱頭,材料豐富而不枝蔓。這些都是伊林作品從寫作技巧上來看的優點和特點。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報》上用“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思想活潑,段落簡短”這樣16個字來概括伊林作品的寫作特點。

《十萬個為什麼》已使無數中國青少年邁進知識大門,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提出饒有興味的問題,進行有啟發性的解釋。“十萬個為什麼”這個現在已經被國內廣為採用的書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國作家盧.吉卜林的一句話:“五千個哪裏,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當時的《十萬個為什麼》僅5萬字,那是一本“在屋子裏邊走邊寫的書”。他會把簡單的問題想得津津有味,講得津津有味。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伊林作品的具體內容:它採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提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是誰發明細瓷器的?有沒有硬的液體?穿三件襯衣暖,還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襯衣暖?為什麼水不會燃燒?伊林用淺顯易懂卻又富有啟發性的道理,娓娓動聽地向讀者進行解釋。這麼多互不相干的內容,初看上去好像萬花筒,但實際上,這些問題及其解釋都是多種多樣的材料,全部服從一個經過嚴密思考的計劃。讓我們來看看《碗櫃》那一章的結構吧。這裏排列着廚房裏面的瓦罐的親屬們——茶杯、茶碟、茶壺和細瓷的有柄大杯子,那裏還有別的東西——玻璃器。

關於瓷器和玻璃器的故事裏包含許多內容:製造瓷器的祕密,製造“堅硬”的液體——玻璃和玻璃器的方法,以及玻璃的特性。這是一篇首尾相連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瓷器和玻璃;説得確切一些,是每隻碗、碟子、玻璃杯和花瓶裏所包含的人類勞動的故事。其中講到瓷器和玻璃兩大生產部門的歷史,講到複雜的工藝學,也講到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內容和形式是和諧統一的。它有的是短篇小説,有的是生產部門參觀記,有的是科學成就的通俗講解。

讀者就這樣興趣盎然地跟着作者的筆觸,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