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的顧命大臣往往下場不好呢?

為什麼顧命大臣普遍沒有好下場?

古代的顧命大臣之所以下場不好,主要是因為沒有恪守臣子的本分,再加上半君如半虎,所以最終的結果也並不是很好。

為何古代的顧命大臣往往下場不好呢?

顧命大臣其實就是接受先皇的遺命,然後去輔佐新皇,這就要求一定要承擔起對應的責任,到底是什麼樣的責任呢?主要就是教這位小皇帝變成一代名帝,但是也需要注意,這是培養,是教導,是引導,是規勸,並不能夠去幫助小皇帝直接去做決定。

這裏其實就是受先皇的命令,而並不是太上皇。作為一個臣子,本身也就需要恪守本分,並不是因為自己權力變大就直接把小皇帝完全不放在眼中,否則皇帝現在沒有跟你計較,等到皇帝逐漸長大之後,必然就可能會秋後算賬。恪守本分,這一句話説起來非常的容易,但是在做的時候就很難,畢竟在如此巨大的權力面前,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剋制自己呢。

為何古代的顧命大臣往往下場不好呢? 第2張

由此可見,要想靠一片忠心去輔佐小皇帝,本身就是非常不現實的,到底怎麼樣才能夠有效保障這一些年幼的君主長大呢,首先就應該選擇分權力,只有擁有絕對的權利才可以有效滋生腐敗。選擇分權利就能夠有效起到一個相互牽制的效果,並不至於會讓人得意忘形,這就能夠真正起到長治久安的效果,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也沒有一些比較完美的手段,最安全的決策,也並不是憧憬未來,而是要做好一些預防措施。

為何古代的顧命大臣往往下場不好呢? 第3張

也有一些人會覺得能夠輔佐皇帝的一般都是太后,宗親,外戚或者權臣,可是真的能夠受到後世敬仰的並不是很多,這絕對是樂觀過頭的一種想法,所以還是選擇收一收吧,這簡直會讓大家覺得有一些笑話。要知道大部分的結果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