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聖指的是誰

吳道子(約686~760前後)中國唐代畫家。後改名道玄,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

畫聖指的是誰

早年為民間畫工,年未弱冠,窮丹青之妙。神龍年間(705~707)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景龍年間(707~710)任兗州瑕丘(今山東省滋陽縣)縣尉,不久堅辭而去。以後,他浪跡東都洛陽,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後專工畫,並在寺觀從事壁畫製作。

開元年間(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禁中為宮廷作畫,先後任供奉、內教博士,官至寧王友。他奉詔繪製了一些歷史畫或政治性肖像畫(如《金橋圖》),同時常在長安、洛陽作壁畫,觀者如堵,名聲廣播。天寶年間,他奉詔遊蜀歸來,在大同殿畫出嘉陵江三百餘里旖旎風光。

玄宗因之稱羨道: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758年以後,其事蹟不詳。吳道子活躍於盛唐,在這個國勢強盛、經濟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空前發展。

中外文化交流、各藝術門類的溝通,為他的藝術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喜與文人名流交往,又遊歷各地,在繪畫上遠師張僧繇,近法張孝師。早年作畫行筆流麗纖細,繼承六朝風範;中年後筆跡磊落逸勢,高度成熟。

他兼善人物、佛道、神鬼、山水、鳥獸、草木、台殿等各類題材,尤以人物、佛道見長。他在長安、洛陽兩京寺觀所作壁畫,曾達300餘堵,並且奇蹤異狀,無有同者,其《地獄變相》名振一時。在吳道子的畫作當中,受到很多佛道兩家文化的影響。這跟吳道子自身的信仰有關,作為虔誠的佛教、道教的信徒,吳道子常持誦 《金剛經》。

佛道題材的繪畫在吳道子這裏得以發揚光大。也正是基於這點,我們看到吳道子的代表作當中,無論是《天王送子圖》還是《八十七神仙卷》、《地獄變相圖》、《維摩詰像》等等,都有着濃厚的佛道兩教的色彩。其中《八十七神仙卷》是吳道子最為經典的道教畫。此畫是一副白描手卷,畫面描繪了多位神仙從天而降,衣帶飄舉,列隊行進,飄然出塵。

對此近現代著名的畫家潘天壽評價説:“衣袖、衣紋、流蘇等墨線交錯迴旋,達成一種和諧的意趣”。吳道子在藝術上富有創造精神,一説山水畫之變由他開始。他用狀如蘭葉或蓴菜條的筆法表現衣褶,圓轉而有飄舉之勢,北宋郭若虛在其《圖畫見聞志》中稱之“吳帶當風”。他又以焦墨勾線,薄施淡彩,世謂之“吳裝”。

他通過墨線的肥瘦抑揚,表現出物象的運動感和量感,為白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其筆法流轉洗練,筆才一二,象已應焉,後人將他與張僧繇合稱“疏體”代表畫家,以區別於顧愷之和陸探微勁緊聯綿的“密體”。蘇軾評他的藝術“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中”,並且將他作為唐代繪畫的代表,與詩人杜甫、散文家韓愈、書法家顏真卿並列,極讚道:“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他被後世尊為“畫聖”,被民間工匠尊為祖師,對以後的繪畫尤其是人物畫和白描畫風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