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難書的故事

隋朝末年,隋煬帝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他大興土木,破壞農業生產,人民不堪重負,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李密是楊玄感的部下,在楊玄感起兵反隋失敗後,他投奔了瓦崗起義軍,遊説起義軍首領翟讓聯合全國各地起義軍共同反抗隋煬帝。

罄竹難書是什麼故事

罄竹難書的故事

【漢語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詞語解釋】罄:裝竹簡的筒,是現在的筆筒的前身;罄中的竹簡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 難以説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

【字詞解釋】 罄竹:罄中之竹簡,如同肉夾饃,即肉夾於饃。用剩餘的竹簡敲擊罄通知僕從補充竹簡,是一種優雅的行為。竹:指竹簡。後續中的成語出處的內容難以縮略為該成語,與其它成語的形成過程不相同。

呂氏春秋 “罄竹難書”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亂國所生之物,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也。”《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書·李密傳》:“隋時李密移檄郡縣,數煬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罄竹難書”解為“事端繁多,數不勝數”。李密本是隋煬帝楊廣的侍衞,他生性聰明靈活。

在一次值班的時候,因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認為他不老實,於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從此發奮讀書。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騎着牛,把《項羽傳》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恰巧被宰相楊素看見,楊素跟李密親切地交談了一陣,覺得他是個很有抱負的人。

楊素回到家跟他的兒子楊玄感説:“李密的學識淵博,才能也很強,將來有什麼重要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從此楊玄感和李密好朋友。後來楊玄感起兵要推翻隋煬帝的統治,就把李密請去當他的謀士,可是楊玄感因被別人迷惑,幾次關鍵時刻不用李密的計謀,最終導致兵敗被殺。李密脱離危險後,繼續反抗隋朝,他投 奔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農民起義軍,在李密的幫助下,這支起義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大勝利。

翟讓就主動把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建立政權後,在進攻洛陽時,李密發出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宣佈隋煬帝有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煬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製成竹簡,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決開東海的堤壩,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煬帝的惡行還沒有流完。成語“罄竹難書”,比喻罪惡滔天。

《新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罄竹難書簡短的典故

罄竹難書的故事 第2張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舉,欲推倒暴君隋煬帝(楊廣,修大運河那位)的統治。李密則是起義軍中一支很有力量的隊伍(好像是瓦崗寨……)的頭頭。

他發檄文討伐隋煬帝,稱其罪行罄竹難書。原句是:“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寫不完煬帝的罪狀。罄是用盡的意思。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煬帝的罪惡。

這句話説出了老百姓的苦衷,於是人人爭相傳誦。罄竹難書的成語就這樣產生了。

罄竹難書的典故

罄竹難書的故事 第3張

隋末唐初,瓦崗首領李密在進攻洛陽時,發出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宣佈隋煬帝有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煬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製成竹簡,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決開東海的堤壩,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煬帝的惡行還沒有流完。

如果典故的話大概就這樣,之前出現在呂氏春秋中並無可道的典故。

罄竹難書典故出處

罄竹難書的故事 第4張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1>其雲狀有若犬,若馬,若白鵠,若眾車;有其狀若人,蒼衣赤首不動,其名曰天衡;……國有遊蛇西東,馬牛乃言,犬彘乃連,有狼入於國,有人自天降,市有舞鴟,國有行飛,馬有生角,雄雞五足,有豕生而彌,雞卵多毈,有社遷處,有豕生狗。國有此物,其主不知驚惶亟革,上帝降禍,兇災必亟。

其殘亡死喪,殄絕無類,流散循飢無日矣。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2>、越3>之竹,猶不能書。

罄竹難書的故事和意思 成語罄竹難書的出處

罄竹難書的故事 第5張

罄竹難書[讀音][qìng zhú nán shū] [解釋]《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訴説隋煬帝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故用“罄竹難書”比喻罪惡很多,難以寫完。

竹:竹簡,古代寫字用的竹片。[出處]《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成語罄竹難書寫的是誰

罄竹難書的故事 第6張

罄竹難書,成語,貶義詞,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説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故事源自隋唐宇文化及,李密,瞿讓,隋煬帝。

成語出處和典故“罄竹難書”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亂國所生之物,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也。”《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很多人只知道《新唐書·李密傳》:“隋時李密移檄郡縣,數煬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罄竹難書”解為“事端繁多,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