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中誰被稱為皇祖

《尚書》中禹被稱為皇祖。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説法),字(高)密。

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尚書中誰被稱為皇祖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但也有説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 ,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説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國號夏。

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説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 。

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尚書《尚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最早時它被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經》。

這部書的寫作和編輯年代、作者已很難確定,但在漢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據説孔子曾經編纂過《尚書》,而不少人認為這個説法不可靠。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

《尚書》使用的語言、詞彙比較古老,因而較難讀懂。 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