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為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説法?

中國古代打仗,為什麼有‘兵馬未動

其實無論是什麼時候的戰爭,糧食的補給本身就是一個頭等大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知道民以食為天,在戰爭中本身就應該提前的囤好糧食,但是糧食的用量一般都是非常嚇人的。所以在古代如果有戰爭,首先就需要把糧草提前的動身,這才有了這一個名言名句。

打仗,為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説法?

我國的古代糧食和草本身就是分開來説的,草料是專門給馬準備,士兵們所吃的糧食也並非僅僅是米麪,同樣也會有麪食,相對來説方便攜帶更容易儲存,也就是大家所説的乾糧,基本上都是隨軍的一部分,後續也同樣需要不停的補給。

再來看一下糧草中的草,因為古代的戰馬相對來説地位要超過一般的兵,特別是在中原地區,戰馬本身就是非常珍貴的,在目前古代的戰場上,戰馬就變成了唯一的一個快速運輸力量,這也成為了目前戰場上不可以缺少的一個條件。不帶戰馬所吃的草,其實也並不是一般的草,中原朝廷在引入來自於西域的戰馬之後,也同樣把這種草直接引入進來,這種草就稱之為苜蓿。

打仗,為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説法? 第2張

餵馬也會非常的講究,如果打仗正好是在春秋季節,可以把戰馬直接放在邊上。可如果不是這一個季節,那麼就必須要把這些草全部的採摘回來,在經過篩選之後去除上面的塵土,然後篩除細灰,同時也需要放在一些乾淨的房屋裏面儲存喂的時候必須要去除灰塵,然後去除一些已經發黴的草料。

打仗,為什麼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説法? 第3張

士兵們所説的糧食主要也就是一些乾糧,其中會包括肉餅野菜乾餅,還有小米,小米的產量相對來説比較高,而且也會擁有着比較穩定的產量,所以小米還有小米制品就變成了非常普遍的軍糧。除了雜糧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還有一些肉類,這種肉類一般都是自帶,除了自帶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掠奪,比如可以選擇打獵等等。中原邊境一般都會是遊牧民族,所以這裏肯定就會有很多的動物能夠滿足於日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