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是江淹。江淹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江淹長大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偶爾靈感來了,但寫出的詩句也是內容也是平淡無奇。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江郎才盡出自鍾嶸的《詩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南朝的江淹。江淹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江淹長大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 偶爾靈感來了,但寫出的詩句也是內容也是平淡無奇。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所以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

江郎才盡有什麼歷史典故,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第2張

我們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成語,要麼出自歷史典故,要麼出自某些精彩的文章裏的段落,要麼是一些勸誡的寓言。比如説大名鼎鼎的“塞翁失馬”就是出自寓言故事。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則是出自真實的歷史典故。主人公江淹,早年的時候才華橫溢,號稱6歲能寫詩。江淹早年的時候文章辭賦寫得好,被譽為南朝時期的辭賦大家。他的辭賦中把他早年人生際遇中不得志的地方盡展而出,從寫物入手,引入個人情感,使得辭賦中的悲情意境深遠。江淹的名句有很多傳承下來,而作為大眾最為熟知的,恐怕要數那句被金庸引用作為武功招數的名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其實古代詩詞大家當中,很多人的優秀作品都跟自己的人生際遇有關。白居易失意被貶,所以寫出了“江州司馬青衫濕”。蘇軾被貶之後,睹物思情,這才有了《赤壁懷古》。

蘇軾一生被貶3次,每次被貶都有佳作名篇。而另外一位詞壇聖手柳永,一生仕途不得志,終身浪跡於花間叢中,這才有《雨霖鈴》這樣的名篇,更是寫下“擬把疏狂圖一醉”這種傷心絕望之下的狂放姿態。江淹早期,就因為他自己仕途不得志,甚至因為勸諫而被貶為縣令三年。

所以他早期作品也因為他的人生際遇而透出一股濃郁的悲情氣息,這樣帶着強烈個人情感,辭賦中悲慨勁健之氣與當時辭賦追求華美靡靡之音所不同,對當時和後世文章辭賦影響深遠。但江淹不光有文學方面的才華,他個人的政治才華也很強。他通過自己的判斷,歷經宋、齊、樑三朝更迭而準確的作出選擇,使自己和家族不被改朝換代的浪潮所淹沒。

他三次準確的在當時有人率軍起事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兩次站位朝廷,一次辭官投奔不被人看好的蕭衍。三次準確判斷,讓他官職一路升遷,最終封醴陵侯。古人一生的志向不過是封侯拜相,江淹通過自己的政治才能做到了這一點,並且在他逝世後梁武帝蕭衍為他穿素服致哀,可謂榮寵無限。但江淹後半生的逐漸成為人生贏家的過程中,走得太順當,辭賦中也就少了早年人生際遇不順時的感慨和悲愴。

也正因此,後人認為江淹才華盡去,不如他早年時候寫出來的辭賦讓人驚豔。而有關他才華盡去,也留下一個傳説,據稱江淹功成名就之際,有一次在午休時做了個夢,夢到有一位自稱郭璞的人對他説,我的筆在你這裏保管了這麼多年,現在該還我了。江淹往懷中一掏,果然掏出一隻流光溢彩的五色筆來,於是還給了郭璞。而這個郭璞是誰呢,他是位類似《三國演義》中左慈、管輅那樣的人物

歷史上他是兩晉時期的文學大家,同時也是一位道教人士,擅長風水方術,號稱能未卜先知。江淹夢境的傳説,接着郭璞的名頭,暗示江淹的才華得自神仙傳授,自從把那隻代表才華的五色筆交還,他從此也就才盡了。這就是人們常説的“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第3張

南朝梁有個著名的才子叫江淹,他一生寫了不少精彩的散文、詩歌,被人們稱為「才子江郎」。江淹是濟陽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從小與母相依為命。

雖然家境貧困,但憑着自身的努力,青年時代的江淹就已寫得一手好文章。後來,江淹的才名傳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劉景素那裏。劉景素很欣賞江淹的才華,於是便給江淹寫信,希望江淹能夠做他的屬僚。及後江淹去拜訪劉景素,二人談得十分投機。不久,劉景素就提拔江淹做了南兗州的官。

沒想到此時有個叫郭彥文的縣令犯了罪,為了開脱罪責,竟誣告江淹接受過他的賄賂,江郭二人一起被抓到州府的監獄中。江淹自問心中無愧,於是便在獄中給劉景素寫了一封辭情懇切的長信,信中慷慨陳詞,抒發內心委屈之情,實在是一篇精美絕倫的好文章。劉景素看了這封信後,十分感動,便立刻派人把江淹從獄中放了出來。

出獄後,江淹又考中了南徐州的第一名秀才,從此才子江淹的名氣就更大了。後蕭道成滅宋立齊,請江淹做史官,專責編寫歷史。有一次,襄陽發掘出一座古墓,並出土了一面玉鏡和一些竹簡。

竹簡上刻着的古體字誰也看不懂,人們於是便把竹簡拿給江淹看,江淹一看就認出竹簡上寫的是周宣王時候的事情。從此,江淹的名氣廣傳。到蕭衍建立樑朝以後,拜江淹為光祿大夫,即皇帝的高級顧問,後又被封為醴陵侯,並賜封地。

江淹當了大官以後,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再也不願意動筆寫文章了。時間一長,才思減退,有時勉強寫出一點東西,但人們讀了以後感到十分乏味。因此,人們都很惋惜地説:「江郎才盡了。

江郎才盡的故事及主人公簡介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是誰 第4張

江郎才盡意思是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出自《南史·江淹傳》。

接下來分享江郎才盡的故事和主人公。 成語故事江郎才盡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説,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

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説,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説:“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説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説: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於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 江郎才盡的主人公簡介 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人。

南朝政治家、文學家,歷仕宋、齊、樑三朝。 江淹六歲就能作詩,十三歲時喪父。雖家境貧窮,但他很好學,性格內向不好交往。二十歲左右,教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

此後轉任新安王南徐州從事,不久轉任奉朝請。 江郎才盡的故事道理 江淹早年為當官,拼命用功讀書,有了學識,能寫出好文章,動人的詩篇。但當了大官,名利皆有,心滿意足,盡享榮華富貴,不再刻苦用功,常年不看書、寫詩,這樣他的才能就用盡了。正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古往今來,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有勤奮刻苦的精神,在這方面留下的美談也是舉不勝舉。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只有勤奮學習才能精於學業,反之,貪玩懶惰就會荒廢學業。這告誡我們要不滿足現有的成就,只有努力上進,積極進取才會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