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無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至人:指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適應客觀

至人無己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至人無己

成語發音:zhì rén wú jǐ

成語解釋:至人:指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適應客觀

成語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至人無己”是什麼意思?

【名稱】至人無己

【拼音】zhì rén wú jǐ

【解釋】至人: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道德修養最高的人能順應客觀,忘掉自己。

【出處】語出《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是莊子最高理想的神人,即能達於逍遙遊(“得至美而遊乎至樂”)的人,在《莊子-齊物論》中有他的註腳:“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詞語引注:1,乘----順着。 2,天地之正----即天地之正氣,亦即大自然的固有規律。 3,御----適應。 4,六氣----陰,陽,晦,明,風,雨之氣。 5,辨----不同或變化。 6,無己----不把自己和自然對立。 7,神人----次於至人,沒有做為立功之念的人。8,聖人-----次於神人,無勝人得名之念的人。

至人無已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是什麼意思。

故曰:至人無己,是説有最高修養的人。能夠順其自然,不憑自己的意志行事;

神人無功,是説能夠順應自然神異變化的人,無意有求於人類;

聖人無名是説,深識萬物的人,不羨求任何名位。

告訴我~至人無己的意思~!

修養最高的人忘掉自我

“至人”“神人”“聖人”説法種種。

説法之一:“至人”“神人”“聖人”境界不同。《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學語文》對此句的註釋是:“至人無己:修養最高的人忘掉自我。神人無功:修養較高的人無意追求功業。聖人無名:有學問道德的人無意追求名聲。”《古代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的註釋為:“無己,無我。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連自己的形骸也忘掉。莊子認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才算逍遙遊。無功,不追求功。無名,不追求名。莊子認為‘至人’比‘神人’‘聖人’為高。”《先秦文學參考資料》(中華書局1980年)在註釋《逍遙遊》時也説:“第一句,‘至人’是莊子理想中修養最高的人,能達到任天順物、忘其自我(所謂‘無己’)的境界。第二句‘神人’,是莊子理想中修養僅次於‘至人’一等的人。……第三句,‘聖人’,本是儒家理想中修養最高的人,而莊子卻置於‘至人’‘神人’之下,作為第三等。”

説法之二:“至人”“神人”“聖人”屬同一境界。“《逍遙遊》全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證世間萬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無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過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以及通過‘無為’達到這一境界的主張。”(見《語文第四冊教師教學用書·課文鑑賞説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真正的逍遙遊是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也就是要達到至人、神人、聖人那樣的忘我、無為、無用、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見《新講台:學者教授講析新版中學語文名篇·古代散文中的一道異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神遊宇宙忘記自身存在的‘至人’,無用無為拋棄功名利祿的‘神人’,隱姓埋名鄙夷是非榮辱的‘聖人’,才達到莊子推崇的‘逍遙遊’之境。”(見《寓言·重言·卮言》,《中學語文教學》2001年第六期)

説法之三:含糊其辭,閃爍不定。《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課《逍遙遊》的課下註解是:“至人,莊子認為修養最高的人。下文‘神人’‘聖人’義相近。無己,無我,即忘掉一切。莊子認為達到此境界方是逍遙遊。無功,無所為,故無功利。無名,不求聲名。”“至人”“神人”“聖人”義相近,彷彿是説三者屬同一境界。“無己”,莊子認為達到此境界方是逍遙遊,那麼,“無功”呢?“無名”呢?它們算不算逍遙遊?“至人”“神人”“聖人”到底是什麼關係?這些都不得而知。

説法之四:如果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三句話看做是運用了“互文”辭格,互文見義,參互理解,情形當會明朗得多。即“至人”“神人”“聖人”都一樣,都“無己”“無功”“無名”。或曰,只要“無己”“無功”“無名”,就可以稱作“至人”,也可以稱作“神人”或者“聖人”。也就是説,無己、無功、無名,共同構成了莊子心目中最為理想的人格特徵。莊子認為,做到“無己”“無功”“無名”,便進入了“無所待”的絕對自由之王國,即“逍遙遊”。或曰,能夠進入“逍遙遊”,便會“無己”“無功”“無名”。

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

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這句話是出自莊子的《逍遙遊》。

原句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譯文:

倘若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着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藉什麼呢?所以説: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擴展資料:

《逍遙遊》的創作背景: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並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

人世間既然如此污穢,“不可與莊語”,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裏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裏尋求解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遊》。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逍遙遊”是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莊子人生論的核心內容。

“逍遙遊”是指“無所待而遊無窮”,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一,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遊於世間。“逍遙”,在莊子這裏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觀念及其價值的限制而達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