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壯志,出自於曹操的《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驥:良馬,千里馬。伏:趴,卧。櫪:馬槽。

這則成語指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仍然保持着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鬥志與精神。

成語故事: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年輕時曾做過低級軍官,在消滅董卓的勢力和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過程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後來成為漢獻帝的丞相。

曹操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先後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併,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漢朝東北邊境,活躍着一支奴隸制的少數民族——烏桓,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後,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投奔到了那裏,想借機東山再起。此外,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着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於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人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經過幾次的激烈戰鬥,曹操終於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卧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鬥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後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鬥的精神。

相關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相關譯文: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儘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相關注釋:

龜雖壽:曹操所作樂府組《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

神龜:傳説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竟:終結,這裏指死亡。

騰蛇:傳説中龍的一種,能乘雲霧昇天。

驥:良馬,千里馬。伏:趴,卧。櫪:馬槽。

烈士:操有遠大抱負的男子。這裏專指為革命事業獻身的人。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縮:原指歲星的長短變化,這裏指人的壽命長短。盈,增長。縮,虧,引申為短。

但:僅,只。

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最後兩句每章都有,應為合樂時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相關賞析:

《龜雖壽》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觀滄海》是一致的。但《觀滄海》是寫景詩,以景抒情。此篇則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懷言志之作。這首詩寫於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雖然剛剛取得了北伐烏桓的勝利,踏上凱旋的歸途,但詩人想到一統中國的宏願尚未實現,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並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龜雖壽》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積極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