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誰提出的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由梁啟超提出的。方誌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實為方誌。”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誰提出的

並舉例説,如孟子所稱“晉《乘》、楚《壽杌》、魯《春秋》,莊子所稱”百二十,國寶書“比例今著,則一府州縣誌而已。”方誌是記載某地的地理、風俗、教育、物產、人物、名勝以及詩文、著作等的史志,是歷史研究尤其是地方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最古之史 實為方誌是誰提出的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由梁啟超提出的。方誌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實為方誌

1、方誌起源於史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實為方誌,如孟子所稱“晉《乘》楚《壽杌》、魯《春秋》,莊子所稱'百二十國寶書七附今著,則一府州縣誌而已。”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方誌起源於《周官》。所謂周官指周朝王室的官制,後成書《周禮》亦稱《周官》,宋代司馬光在《河南志序》中認為,周官中的職方、土訓、誦訓的職掌,於後世方誌都不無相似之處。代方誌學家章家誠從“志為史體”角度出發込為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記載地方史事的書籍,如晉之《乘》、楚之《禱杌》、魯之《春秋》等,應是最早的方誌。後代許多學者也認為這些史書,類似後來地方誌,具有地方誌的雛形,應稱為方誌之源。

2、方誌介紹

方誌,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誌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誌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後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誌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3、方誌遺韻

方誌是介紹地方情況的志書。編修方誌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歷朝歷代從未間斷過編修方誌,所謂“國有史,郡有志,家有譜。”國有史,即二十四史,為我國的國史,它是中國曆代史官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起於傳説中的黃帝(約公元前2550年),止於明朝祟禎十七年(1644年)。家有譜,即家譜,又稱譜牒,為家族宗祖檔案。清代學者章學誠有言“物之大者,莫過於人人之重者,莫過於族。”所以我國民間一直延續着修家譜的傳統。日本學者田仲一撰寫的《中國戲曲史》《明清戲曲》其中大部分資料取自於中國譜牒。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誰提出的什麼意思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提出來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最古老的歷史,實際上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志是記載某地的地理、風俗、教育、物產、人物、名勝以及詩文、著作等的史志,是歷史研究尤其是地方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簡介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著名學者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梁啟超在清華大學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內容敍述明清以來中國學術之演變,經緯交織、層次繁複,分別以問題敍史、人物(學派)敍史、學科敍史,構成社會思潮史、學派史與學科史三大板塊。

作者簡介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由誰提出的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梁啟超提出的。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説過:“最古之史,實為方誌。”這句話的意思是最古老的歷史,其實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實為方誌,如孟子所稱“晉《乘》、楚《壽杌》、魯《春秋》,莊子所稱‘百二十國寶書’比附今著,則一府州縣誌而已。”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方誌起源於《周官》。所謂周官.指周朝王室的官制,後成書《周禮》亦稱《周官》,宋代司馬光在《河南志序》中認為,周官中的職方、土訓、誦訓的職掌,於後世方誌都不無相似之處。清代方誌學家章家誠從“志為史體”角度出發,認為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記載地方史事的書籍,後代許多學者也認為這些史書,類似後來地方誌,具有地方誌的雛形,應稱為方誌之源。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誰提出的?

01

梁啟超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梁啟超提出來的。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説過:“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據考證,梁啟超在1923年曾系統論述了我國地方誌的歷史和現狀,理論和實踐,並冠以“方誌學”的標目。

“最古之史,實為方誌”是梁啟超提出來的。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説過:“最古之史,實為方誌。”並舉例説:“如《孟子》所稱晉《乘》、楚《檮杌》、魯《春秋》,莊子所稱‘百二十國寶書’比附今著,則一府州縣誌而已。”

據考證,梁啟超在1923年曾系統論述了我國地方誌的歷史和現狀,理論和實踐,並冠以“方誌學”的標目,作為“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之一,載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這樣,方誌學才作為一種專門的科學,出現於學術之林。在這以前,還未曾見過方誌學這個概念。

“方誌學”這個科學概念的內涵是什麼,從梁啟超的一系列史學、方誌學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方誌學應包括:方誌的淵源、嬗變和發展;方誌的性質、意義和價值,方誌的體例、篇目和章法;方誌的主流和支流;方誌作品的優劣和得失;史料的蒐集、整理和鑑別;修志的方法和技巧;修志者應具備的史德、史學、史識、史才等等。

可以説,有關方誌理論和實踐中的許多重大問題,梁啟超都作了明確的回答或初步的探索。因而,“方誌學”這個科學體系一經形成,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説,在內憂外患,國亂民窮的民國初期,所以能夠編纂數量可觀的地方誌書和誕生了數種方誌學理論專著,是和梁啟超在方誌學理論研究上的貢獻,有密切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