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曹營,心在漢是什麼意思?

人在曹營,心在漢是什麼意思?

人在曹營,心在漢”比喻人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裏想着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

典故中曹營指三國時期的曹操陣營,曹氏政權;漢指劉備政權或者歷史當時沒落的東漢王朝(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有多人,因人與事件的差異,所以漢的指代有所差別)。身在曹營心在漢意為棲身在曹操陣營中的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心裏卻是依然思念忠於劉備(或是漢朝)。

相關情節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記載,關羽和劉備走散後,被曹操留在營中,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恩禮非常;但關羽卻念劉備,後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

典故:

《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公元200年,曹操打敗劉備,關羽也兵敗下邳與劉備失散。關羽因立誓保護哥嫂,在與曹操約法三章後不得已降曹。

《三國演義》中説,曹操把關羽圍困在屯土山上,在張遼極力勸説下,關羽和曹操訂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約”:一、降漢不降曹;二、贍養劉備兩個夫人;三、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里萬里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兄長。曹操最後答應了苛刻的條件。

曹操十分敬重關羽,此後對關羽禮遇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賜爵。但關羽不為所動,始終無法改變關羽的擇主之心。身在曹營的關羽還幾次提醒曹操,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故主劉備。後來又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曹操不殺之恩。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桃園結義的拳拳之心,在小説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掛印封金,不辭而別,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張飛相聚。因而後人稱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

相關人物

另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劉備的軍師,但被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曹營。後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劉備所駐守的樊城,在劉曄的建議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勸劉備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後卻告訴劉備大軍將至,讓劉備早作準備。

劉備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恥笑,又以劉備有諸葛亮輔佐為由拒絕,並告訴劉備,自己雖然身在曹操營,但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