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的翻譯

全句是: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全句的意思是: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

這句話出自: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

原文:

誡子書⑴

夫君子之行⑵,靜以修身⑶,儉以養德⑷。非淡泊無以明志⑸,非寧靜無以致遠⑹。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⑺,非志無以成學⑻。淫慢則不能勵精⑼,險躁則不能治性⑽。年與時馳⑾,意與日去⑿,遂成枯落⒀,多不接世⒁,悲守窮廬⒂,將復何及⒃!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窮困的居舍,其實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註釋:

⑴誡:告誡,勸勉,勸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⑷養德:培養品德。

⑸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藝文類聚》《太平御覽》作澹(dàn)泊”。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⑹寧靜:這裏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致,達到。

⑺廣才:增長才幹。

⑻成:達成,成就。

⑼淫慢:放縱懈怠,過度享樂。《藝文類聚》作慆(tāo)慢”,漫不經心之意。淫,放縱。慢,懈怠,懶惰。勵精:振奮精神,盡心,專心。勵,振奮。

⑽險躁: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治性:修養性情。治,修養;一説通冶”。

⑾與:跟隨。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⑿日:時間。去:消逝,逝去。

⒀遂:最終。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像枯葉一樣飄零,形容人韶華逝去。

⒁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⒂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⒃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

作品介紹: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語言清新雅緻,説理平易近人,作者運用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使這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併入選中國義務教育語文教材。

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的翻譯

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的翻譯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的意思是:放縱懶散就不能振奮精神,急躁冒險不能陶冶性情。“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一句出自出自三國諸葛亮《誡子書》,這篇文章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文中主要闡述了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翻譯: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怎麼翻譯

翻譯為:過度的享樂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

出自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過度的享樂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文章主旨: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其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

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誡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