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桂花為什麼

古人稱桂花為什麼的答案是:巖桂、木犀、九里香

古人稱桂花為什麼

古人稱桂花為巖桂、木犀、九里香。桂花是中國木犀屬眾多樹木的習稱,代表物種木犀,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觀賞性很高,而且品種多樣,一般主要產在桂林、湖北咸寧、江蘇蘇州、湖南桃源,其原產我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現在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廣泛種植。桂花生於山坡草叢、路旁、疏林中較陰濕處,始花後至老年可分為青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三個時期,一般花期延續400餘年,花期5~9月,果期8~10月。 桂花樹喜歡温暖的環境,適合在14-28℃的地方生長,它比較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適合每天接受6-8個小時的柔和光照,適合在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的環境中生長,在相對肥厚的土壤中生長。桂花生長速度慢,一般一年長0.8-1.2公分,它在9-10月開花,它的果實在次年的3月至4月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就能夠進行採收了。

1、桂花喜歡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選用山泥或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調製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養土。

2、澆水要適時。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發生前少澆,陰雨水少澆,夏秋乾旱天氣需多澆。平時澆水以經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為宜。特別是秋季開花時如果盆土過濕,容易引起落花。陰雨天要注意檢查,盆內如有積水,需及時側盆倒水以免時間長了造成爛根。

3、巧施追肥。桂花春季發芽後約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萌芽發枝。7月份以後施以稀薄的腐熟雞鴨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過磷酸鈣,促進發芽分化。9月初施最後一次以磷肥為主的液肥,則桂花生長茂盛,開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磷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桂花寓意着吉祥,也是收穫與勝利的象徵,其外形高雅脱俗,花香清新怡人,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在古代曾被當做貢品獻給皇帝,代表着大臣的忠貞,另有中榜者折桂,則象徵着仕途平順,有飛黃騰達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