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蜀君子曰蘇君文言文翻譯

《有蜀君子曰蘇君》翻譯為:

有蜀君子曰蘇君文言文翻譯

蜀地有一個姓蘇的君子,名洵,字明允,小時候(他)唯獨不喜歡學習,已經成人後,還不知道讀書,到27歲時才發憤努力學習,謝絕了先前交往的夥伴,關起門來讀書寫文章。一年後,去考進士連考兩次都沒考中,又考秀才一等也沒有考中。回家後感歎道:"這些都不值得我學習。"於是把自己先前寫的數百篇文章拿來全部燒掉,閉門讀書越發用功,有五六年時間不動筆寫文章。獲得了它們的精華,涵養、積蓄豐富。但抑制着不表達出來。這樣很長時間後,自己感概地説:"可以了!"頃刻之間下筆千言,文章縱橫馳騁,思路開闔自如,必定達到深入細微的地方才停下來。大概是他稟承深厚,所以才表現出來得晚;他的心志誠實,所以學到的東西精深。從他來到京城,一時之間,年輕人、求學者都尊崇他的賢能,學習他的文章,並當作典範來效仿。因為他們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稱他"老蘇"來區別他們。

原文:

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户讀書,為文辭。歲餘,舉進士,再不中。退而歎曰:"此不足為吾學也。"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户讀書,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涵蓄充溢,抑而不發。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數千言,其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蓋其稟也厚,故發之遲;志也愨,故得之精。自來京師,一時後生學者皆尊其賢,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蘇"以別之。(選自歐陽修《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