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哪首詩是讚美小草的

白居易的哪首詩是讚美小草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①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1、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2、② 【作者】 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陝西渭南)人。

3、貞元 十四年 (798)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

4、元和元年 (806)中才識兼茂明於體 用科,補盩厔(今周至)縣尉。

5、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左贊善大夫。

6、因上書 忤執政,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

7、長慶時,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蘇州刺史。

8、 後以太子少傅分司東都,終刑部尚書。

9、早年與元稹友善,詩亦齊名,並稱元、 白。

10、晚年與劉禹錫酬唱,時稱劉、白。

11、有《白氏長慶集》,《全唐詩》存詩三 十九卷。

12、 【註釋】 ①離離:形容野草很多。

14、《楚辭·招隱》:“王孫遊兮不歸, 春草生兮萋萋。

15、”王孫:貴族的後代,這裏泛指遠遊者。

16、 【品評】 《唐摭言》卷七雲:“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

17、況謔之曰: ‘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

18、’及讀至《賦得原上草送友人》詩曰:‘野火燒不 盡, 春風吹又生’,況歎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 耳。

19、’”《幽閒鼓吹》、《唐語林》、《北夢瑣言》、《能改齊漫錄》、《全 唐詩話》等都有類似記載,從而擴大了這首詩的影響。

20、“賦得”,是“賦”詩 “得”題的意思。

21、“得”什麼題, 由人限定。

22、 除進士科考試命題外,常見的 “賦得”詩有兩類:一類是取成句為題,如駱賓王的《賦得“白雲抱幽石”》; 另一類是詠物兼送別,如劉孝孫《賦得春鶯送友人》。

23、白居易的這一首,屬於 後一類。

24、 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扣題目甚緊:先寫古原草,後寫送別,但 寫古原而暗寓別情,寫送別而不離草色。

25、第一句以“古原草”點題,前加“離 離”,狀其稠密、茂盛,與次句的“榮”和末句的“萋萋”呼應。

26、次句“一歲 一枯榮”雖“榮”、“枯”並舉,卻落腳於“榮”,表明在詩人的審美意識中, “榮”是主要的、本質的。

27、春“榮”冬“枯”,這是“原上草”的特點。

28、詩人 倒置一歲之中先“榮”後“枯”的順序,既表現了“原上草”的頑強生命力, 又在讀者面前展開了“離離”,綠遍古原的畫卷。

29、次聯“野火燒不盡”承“枯”, “春風吹又生”承“榮”。

30、就字面看,兩相對偶,銖兩悉稱;但就意義言,卻 一氣奔注,上下貫通,講的都是“原上草”,而重點落到下句,與第二句“榮”、 “枯”並舉而重點歸“榮”契合。

31、第三聯就“春風吹又生”作盡情描繪。

32、出句 從嗅覺方面落墨:“遠芳”,即播散得很遠的“草”香。

33、這“草”香,從“原” 上散發,直侵入伸向天邊的“古道”。

34、對句從視覺方面着筆:“晴翠”,即陽 光下閃亮的“草”色。

35、這“草”色,從“原”上延展,直連接遙遠的荒城。

36、十 個字,把經過野火焚燒的“原上草”,寫得何等色香兼美,氣勢磅礴!以上賦 “古原草”,似與“送別”無關。

37、而讀到尾聯,便感到前面所寫的“離離”之 “草”立刻充滿“別情”。

38、眼前是“古原”,而“王孫”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過那“古原”嗎?“原上草”“遠芳侵古道”,“王孫”不是也要隨着“遠芳” 踏上“古道”嗎?“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孫”不是也要隨着“晴翠” 走向“荒城”嗎?詩中的兩個“又”字,看來是有意重複。

39、“原上草”“一歲” 一“枯”,而“春風吹又生”,循環不已。

40、每當“原上草”“春風吹又生”, 就“又送王孫去”,也循環不已。

41、就這樣,作者把“詠物”和“送別”多層次 地、緊密地結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