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祭是什麼意思

牙祭是什麼意思

牙祭:

一般指舊時工商業主規定對店員、匠師、徒工等以農曆每月八年級、十六各給一次肉食。

來源:

牙祭本來是用野豬牙或象牙(後來用玉璋)祭祀神或祖先。在三星堆和金沙遺址中有這樣的東西。

古人有七年級、十五設家祭的習俗。這一天,家中老少男女必向家神及祖先頂禮膜拜。家境好的,通常是三牲齊全;家境稍一般的,則雄雞刀頭是要略備一二的;家境再窮的,也會買一塊肥肉切成正方形,往列祖列宗靈位前香氣撲鼻地一擺。

香燭一燃,由家長帶隊的,向空氣中唸叨一通,有問候有彙報,更多的卻是在祈求老先生們看在香燭和肥肉的面上,保佑自己或發財,或闔家平安,或五穀豐登,若家中尚有不開懷的女人,則更不忘添上一句保佑早生貴子之類的話題。總之,人有多少種願望,祭祀中就有多少種語言

死去的祖宗們對香味的興趣,遠多於對那塊俗肉的興趣。祭禮一畢,香味散盡的供品自然要派上另一個用場——牙祭。這典禮”通常是在八年級、十六的中午進行。人們把祖先享受過的肉切成大塊大塊的片,和着蒜苗炒成回鍋肉,全家上下油嚕嚕地大嚼特嚼,以使吃了十幾天齋的牙受到點獎賞和安慰。久去久來,牙祭便成了吃肉的代名詞。

此習俗起於何時,尚難確考;為何稱之為牙祭”,食文化專家們説法也不一。但至遲明末清初已在南中國沿襲。清康熙、乾隆間人吳敬梓所寫《儒林外史》之第十八回,對此已有具體描述:平時每日就是小菜飯,八年級、十六跟着店裏吃牙祭肉。”

歷史背景:

舊時,肉價昂貴。據宜賓縣、翠屏區及重慶、自貢等地新出志書所記物價參數分析,抗日戰爭前後一斤豬肉售價常相當於4至5斤中熟米價格。所以人們常視牙祭為難得的改善生活之機會,素來異常看重。因之,打牙祭一俗曾在舊時社會各階層引起過形形色色的多頭反映。

商店、作坊老闆,即使資金十分緊缺,至時必設法籌措,務使店員、徒工有肉吃。否則,必被視為:牙祭不打,生意要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