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又稱什麼,是什麼時期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也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稱什麼,是什麼時期

《呂氏春秋》全書貫徹了呂不韋的思想文化觀念及政治主張。戰國末期政治上統一的趨勢加強,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呂氏春秋》,注重博採眾家學説。

以今人眼光衡量,《呂氏春秋》一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綜合各家學説之長,指導秦國統治階級兼併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並實現長治久安。它對各家學説實際上是有所吸收,有所揚棄,主要是吸收其中比較合理,進步和有利於實現上述目的的內容。

內容簡介:《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説。



呂氏春秋又稱什麼,是什麼時期?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

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

此書以“道家學説”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説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説於一爐。

呂氏春秋別稱什麼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乃戰國末期秦國丞相呂不韋召集門下三千賓客,“兼儒墨,合名法”,編纂而成,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160篇,《漢書·藝文志》將其歸入“雜家”。該書兼收幷蓄,細大不捐,是先秦思想文化之總結,以儒家為主流,以道家基礎,取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舍其消極避世的成分,旁採名、法、墨、兵、農、陰陽諸家之長,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等各方面內容的理論體系,同時保存了醫學、音樂、天文曆法及農業等多方面的寶貴資料。文章明朗犀利,故事、比喻、議論有機結合,成書之後,曾布之於咸陽市門,有能增益一字者懸賞千金。蓋呂不韋想藉此向世人昭示他一統天下和治理天下的政見。可惜志未申而身先死,其理論不能行於當世。漢興起後,吸取亡秦教訓,王霸並用,崇尚無為,與民休息,許多方面與《呂氏春秋》的思想一致。初,不韋販賤賣貴,家累千金,至貴為丞相,而遭殺戮;《呂氏春秋》,揉合百家,涵蓋經史,其身世也傳奇,其著述也廣博,好古豈能漠視之?

最早為《呂氏春秋》作注的是東漢的高誘,今人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是比較完備的注本。

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歷史是不斷髮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長見》)這就是説,歷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瞭解過去,有助於瞭解今天。但是,瞭解過去並不意味着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它還用兩個寓言故事來説明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這也是生動地表現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知度》),只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

《呂氏春秋》還表現了一定的音樂美學思想。它將音樂的產生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提出“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樂》),又從“心”“物”感應關係,論述了音樂產生的心理過程。提出了“適”的概念,強調要音“適”和心“適”,才能獲得美的感受。

呂氏春秋是什麼時期的著作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

呂不韋,生年不詳,卒於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在經商期間,遇到了流亡趙國的秦公子子楚,當時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很艱難,呂不韋很同情他,並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於是用金錢資助子楚,並幫助他獲得了繼承王位的資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繼承王位,是為莊襄王。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並封他為文信侯。莊襄王死後,其子政立,是為秦始皇。秦始皇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在他執政為相期間,秦國出兵滅東周,攻取韓、趙、衞三國土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統一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秦始皇親理政務後,將他免職,並遷去蜀,後憂懼飲鴆而亡。呂不韋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僮萬人。他命門客“人人著所聞”,著書立説,為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這些著作最終彙編成了《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説:“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説。據呂不韋説,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脱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説起,一直説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説。

《呂氏春秋》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説:“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一起來,“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不二》)思想統一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説:“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謹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執一》)

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一統天下,但並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一”、“摶”這樣的觀念。”執一”和“摶”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又如對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愈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備。(《節喪》)但是,墨子是主張“非攻”的,即反對戰爭的。《呂氏春秋》便對此進行了批駁:“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無道而罰不義也。攻無道而伐之義,則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義也,是務湯武之事而遂桀紂之過也。”(《振亂》)《呂氏春秋》主張興“義兵”,“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著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懷寵》)《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爭是沒有意義,並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爭,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爭,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辯護。

在物質的起源問題上,《呂氏春秋》把宋尹學派的“精氣”説拿過來加以改造。宋尹學派認為:“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而《呂氏春秋》説:“萬物所處,造於太一,化於陰陽。”(《大樂》)這就是説,“太一”是萬物的本源,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那裏派生出來的,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的。“太一”是什麼呢?它説:“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道也者,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氣”。由這裏的論述可以明顯地看到老子的影響。《呂氏春秋》認為,由“精氣”(道)派生出來的萬物是在不停地運動着的,“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下賢》)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運動。“天為高矣,而日月星辰雲氣雨露未嘗休也。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鱗未嘗息也。”(《觀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呂氏春秋》把物質的運動看作是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認為歷史是不斷髮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長見》)這就是説,歷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後之視今,無古不成今。瞭解過去,有助於瞭解今天。但是,瞭解過去並不意味着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它還用兩個寓言故事來説明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氵雍水。氵雍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

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這也是生動地表現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知度》),只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

《呂氏春秋》還表現了一定的音樂美學思想。它將音樂的產生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提出“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樂》),又從“心”“物”感應關係,論述了音樂產生的心理過程。提出了“適”的概念,強調要音“適”和心“適”,才能獲得美的感受。

《呂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説,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在過去,《呂氏春秋》深得人們的好評。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並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説它“大出諸子之右”。客觀地説,《呂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統的哲學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但更主要的是資料價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膾炙人口,富有教育意義。

《呂氏春秋》的註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呂氏春秋》是什麼朝代編撰的?

秦朝,是秦朝的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為秦相呂不韋集門客各著所聞而成。分《十二紀》、《八覽》、《六論》三部分,共26卷,160篇,為雜家代表作之一。

春秋戰國時,諸子為宣傳和實現其政治主張,不少人潛心於著書立説或聚徒講學。他們總結歷史上王朝的興衰得失,總結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各種經驗教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和學説,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於中國封建時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嚴格的師承關係,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訐,水火不容。在秦勢強大、行將統一中國的大環境中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已漸告結束,各派學者彙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經出現,他們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呂不韋身邊,各抒己見,集成一書,是以雜家的代表作《呂氏春秋》應時而生。當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陰陽家和縱橫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農家、小説家等派,無不在書中佔有一席之地,相安地彙集在一起,不僅能與各家相表裏,而且有出於各家之上者。正如東漢高誘在《呂氏春秋序》中所説:

然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準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與孟軻、孫卿、淮南、揚雄相表裏也。是以著在《錄》、《略》。誘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經》解畢訖,家有此書,尋繹案省,大出諸子之右。

《呂氏春秋》的準的、綱紀、品式、檢格,高誘都認為是整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優秀楷模,不僅能與各家相表裏,而且經過“尋繹案省”,得出“大出諸子之右”的結論,確為獨家之評。但因該書是雜家,表面上未能像諸子之顯著,加之呂不韋之行事,為歷代學者所唾罵,故而長期以來未引起研究者應有的重視,致使該書並未享有它應有的地位。直至近世梁任公先生才去其偏見,對《呂氏春秋》一書推崇備至,認為“此書經二千年無殘缺,無竄亂,且有高誘之佳注,實古書中之最完好而易讀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此後,不少學者重對該書進行研究,得出公允之評價。綜觀全書,它在吸收各家之長時,揚長避短,自具特點,自成體例,閃耀着它獨有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