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比喻什麼

秦晉之好比喻什麼

秦晉之好”比喻兩性之間的聯姻或婚配關係。

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數代都互相通婚以結盟好,後世因以秦晉之好”指聯姻、婚配的關係。

秦穆公胸懷寬廣,目光長遠,他在晉國動盪的時候幫助晉惠公繼承君位,在晉國遭受饑荒的時候送去大量的糧食。晉惠公不守信用,一再食言,恩將仇報。秦穆公又幫助忠厚謙遜的公子重耳登上君位,並將自己最喜愛的女兒嫁給他,秦穆公寬廣的胸懷成就了秦晉之好。秦晉聯姻雖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但秦晉之好卻被傳為千古美談。這個故事告訴人與人之間相處理應堅持和諧的原則。在現實中的人們,也要學會與人融洽相處,在感情和義氣上講究融和,以求大家和和氣氣。尤其是在一個羣體當中,人們更要堅持集體主義,傷和氣是大忌,會離心離德,會因小事難脱大禍,這樣的羣體是短命的。

典故:

春秋時代,晉國和秦國是相鄰的兩個大國,晉獻公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稱穆姬”,以此來加強同秦國的友好關係。獻公死後,晉國發生動亂,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即位,稱晉惠公。原來夷吾因為受獻公的寵姬驪姬迫害而長期流亡在外,為了保證自已能安全回到晉國即位,就請秦穆公派兵護送他回國。作為回報,他答應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誰知夷吾即位後,並沒有信守諾言。

晉惠公不守信用的行為,引起了秦穆公的不滿。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向秦國求救。秦穆公不計前嫌,送去了大批糧食,幫助晉國渡過難關。第二年冬天,秦國遇到了同樣的饑荒,就向晉國求援,但晉惠公忘恩負義,根本就不顧念秦國對自己的種種幫助,不但不支援一點兒糧食,反而派兵攻打秦國。秦穆公非常生氣,等待國勢轉好,便親自率軍討伐晉國。不久,晉國戰敗。秦穆公活捉了晉惠公,把他囚禁起來,準備回到秦國後就殺了他。

穆姬得到消息後,身穿喪服,帶着三個兒女登上一座堆滿乾柴的樓台,派人對秦穆公説:上天降災,使秦、晉兩國以刀兵相見。如今晉君被您俘虜,他什麼時候到都城,我就什麼時候死,請君早做打算。”秦穆公一聽着了慌,沒辦法只好放了晉惠公,還把他安置在靈台,待以上賓之禮,之後秦晉兩國國君還締結了盟約。以後,秦、晉兩國一直保持着友好關係。晉惠公把太子子圉派到秦國去當人質,秦穆公還將一個女兒嫁給了子圉。後來晉惠公病重,子圉擔心當不上晉國的國君,就於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晉國。第二年,晉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稱晉懷公,但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這時,晉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重耳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而且很有才華,很多人都願意幫助他。秦穆公看到晉國政局動盪,晉懷公昏庸無能,就決定幫助重耳回國奪取政權,而且還把自已最喜歡的女兒懷嬴及四位宗女嫁給了他。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和國內羣臣的擁戴下,回到都城曲沃,秦穆公派人殺死懷公,扶立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國君,史稱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