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是誰提出來的

仁義禮智信是孔子提出來的。仁義禮智信,漢語詞彙,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出自《孟子•告子上》,為歷代儒客推崇。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

仁義禮智信是誰提出來的

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

孔子,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慄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仁義禮智信是誰提出來的?

由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

仁:仁愛。指人與人之間要仁慈,仁厚。

義:忠義。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

禮:禮和。指個人在待人接物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修養。

智:睿智。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誠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

意義

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五常”擺脱了時空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具有普適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維繫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種學説、文化碰撞不斷,比如延續兩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學説的對立與鬥爭,元、清兩代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衝突,佛教傳入後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衝撞等等。

但正是因為有了像“五常”這樣的價值理念,中華文明才具有無比強固的凝聚力,能容納不同的文化元素,將產生於不同生活習俗和社會環境乃至於文明背景差異極大的眾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於一個極富彈性的文化結構之中。

仁義禮智信是誰提出的思想

重視並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崇尚“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追求。中國古人在義利觀上主張見利思義、以義制利、先義後利,在理欲觀上主張導欲、節慾,強調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對慾望進行引導和控制。

重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首先表現在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關係的獨到理解上。古聖先賢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並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及發展。

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歸納的五個最重要的道德要求,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義、廉、恥”四個道德要素。把“仁、義、禮、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闡述和規範的,是漢代的董仲舒。

隨着歷史的發展,特別是到魏晉之後,官方、民間出現了道德認識的不同觀點、不同主張,對“仁、義、禮、智、信”也進行了多種闡述,進行了新的創造和新的規範。

“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出處?

“忠孝仁義禮智信”,應該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幾千年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着這個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同“四根柱子”屹立不動,否則家國大廈將傾。

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相關故事

1、忠

弦高稿軍

弦高是鄭國的一位行商,經常來往於各國之間做生意。魯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轄地經商,途中遇到秦國軍隊,當他得知秦軍要去襲擊他的祖國鄭國時,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國報告敵,惰,一面偽裝成鄭國國君的特使,以12頭牛作為禮物,稿勞秦軍。秦軍以為鄭國已經知道偷襲之事,只好班師返回。鄭國避免了一次滅亡的命運。

2、孝

緹縈救父

淳于意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長安。他的女兒緹縈年紀雖小,卻堅強的陪父親一同前往。緹縈為父親的冤屈到處奔走,把信遞送到了漢文帝手中,終於使父親得到了自由,漢文帝也下令廢除了"肉刑"。

3、仁

“馮諼客孟嘗君”

講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好士,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馮諼在孟嘗君家曾彈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等歌,因而馮諼食有魚、出有車、他的母親也得到了孟嘗君的照顧。

4、義

季扎還願

王子季紮在父王去世後主動把王位讓給了大哥,並出使各國。在徐國與國王徐公結下友誼,季扎見徐公深愛自己的寶劍,心中默許出使回國時將劍贈與徐公。但季扎回來時,徐公竟已經去世了。季扎來到徐公安葬處,將寶劍擺放在墓前。

5、禮

孔融讓梨

在孔融小的時候,叔叔曾經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把六個梨分給六個弟弟妹妹,但是必須還有一個梨在盤子裏。聰明的孔融想出了一個辦法,圓滿的把梨分了。

6、智

諸葛恪得驢

三國時,吳王孫權在宴會上用一頭驢來取笑諸葛謹。在場的諸葛謹幼子諸葛恪機智聰明,不但解除了父親的尷尬,還受到吳王的賞識。吳王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7、信

明山賓賣牛

明山賓是個出了名的老實人,因為家貧,不得不便宜賣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急急忙忙趕回追上買主,講明牛曾得過"漏蹄病",已經治好了。圍觀的羣眾稱讚明山賓。

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這句話的出處

"仁義禮智信"無明確出處,源於儒家孔子,孟子理論的核心價值觀,孔子提倡恢復周禮,實行仁政。孟子延伸了一些概念。《荀子·禮論》中記載:“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天地君親師"的概念形成於荀子,流行於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