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一定要自己炸開才熟了嗎

榴蓮一定要自己炸開才熟了嗎的答案是:一定要裂開。

榴蓮一定要自己炸開才熟了嗎

看個人口味來説的,喜歡吃不太軟甜的就不要等開裂,分辨榴蓮熟沒熟很簡單,捏住外部的兩根相近的刺,用力捏攏,如果很硬表示沒熟,軟的就表示熟了,一般看是頭部有輕微開裂了才算熟得過一點點,裂多了出水就不能吃了。

未開口的榴蓮,不成熟的有一股青草味,成熟的散發出榴蓮固有的香氣。

當購買未成熟的榴蓮,回家用報紙包住,點燃報紙,待燃完後再另用報紙包好,放在温曖處,一兩天後能聞到香味證明已經成熟,想吃時提起來在地上輕摔,摔出裂口,從襲口處撬開即可食用。

榴蓮(學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又名韶子、麝香貓果,屬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榴蓮果肉營養豐富,有“水果之王”美稱。榴蓮營養價值極高,經常食用可以強身健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温暖身體,屬滋補有益的水果;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經痛,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促進體温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

有兩種説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至今也是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

另一種説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對此也有兩種傳説,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於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飢,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後,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後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説,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後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於1871年和1942年先後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其二是説由往返與泰緬之間的商船傳入泰國南部,後來從素叻他尼府傳到曼谷等地。

常綠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頂部有鱗片。

托葉長1.5-2釐米,葉片長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短漸尖或急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兩面發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貼生鱗片,側脈10-12對,長10-15釐米,寬3-5釐米;葉柄長1.5-2.8釐米,聚傘花序細長下垂,簇生於莖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鱗片,長2-4釐米。

苞片托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狀,高2.5-3釐米,基部腫脹,內面密被柔毛,具5-6個短寬的萼齒;花瓣黃白色,長3.5-5釐米,為萼長的2倍,長圓狀匙形,後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絲4-18,花絲基部合生1/4-1/2;蒴果橢圓狀,淡黃色或黃綠色,長15-30釐米,粗13-15釐米,每室種子2-6,假種皮白色或黃白色,有強烈的氣味。花果期6-12月。

榴蓮是一種很矛盾的水果,有的地方既把它視為宗教崇拜的供果,又因為刺鼻的氣味而禁止帶入公共場所。榴蓮大如足球,外皮粗糙不平,汁液是淺黃色,氣味奇臭無比而口感卻細膩香甜。但就是這樣的水果卻被稱為“果中之王”,因為它營養含量極為豐富。但是很多外國人無法忍受他的氣味,還沒品嚐就把它扔出窗外。

榴蓮屬於純熱帶作物,榴蓮的物候學特徵生長所在地日平均温度22℃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 因為榴蓮要終年高温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温下降,也不能種植榴蓮或不能結果。

原產地是文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一些人認為原產於菲律賓。榴蓮生長地遍佈東南亞,其主要生長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其它種植榴蓮地方包括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西印度羣島、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巴布亞新幾內亞、波利尼西亞羣島、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加坡;中國廣東海南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