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休是誰想出來的

調休是誰想出來的的答案是: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

調休是誰想出來的

放假調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提出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節日。自2008年開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節日,分別為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節,全民公休節日的假期通過調整雙休日來集中休假,休假時段每年由國務院發佈。

事實上,調休制度的發明與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關係,歷史上第一次調休的時間是在1999年後,當時國內的固定假期除了雙休外依舊只有4個,民眾口袋裏雖然有錢,但沒太多時間花,為了刺激經濟,當時就有人提出了將雙休與假期拼在一起,實行長假制度。

調休是指因無工作安排而某個工作日責令其不上班,而到週末卻要員工來還班或因有工作安排臨時需節假日上班,而等日後用工作日為其補休,以拉平工作日時間。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第四十三條規定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調休”一詞,包括《現代漢語詞典》在內的許多詞典都未收錄,但收錄該詞的詞典的注音都是一致的。李行健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04年版)的注音為“diàoxiū”,並解釋為:“原定休假的時間不休息而調換到另外的時間再休息。”李葆嘉、唐志超主編的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實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04年修訂版)的注音也為“diàoxiū”,並註釋為:“職工將工作時間臨時調換成休息時間。”

如果公司先讓員工“欠班”,那麼到週末則是“還班”或節假日上班後補休,則公司仍然支付員工工作日的基本工資,故而一些公司常常採取調休的辦法。

在1995年之前,我們所實行的還是清朝末年所推行的那一套週日休息的制度,也就是做六休一。

在當時,學生一週上六天課,工人一週上六天班,大家每星期都只能休息一天。因此,大家會把需要做的事情都放到週日去做,因此這難得的休息日被形象的稱之為“家務日”,這就是“戰鬥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的由來。另外,當時的節假日也少得可憐,每年僅有春節和國慶各三天的假日。

1967年,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甚至出現了“無假的十年”。1967年1月底,全國各地發表了春節不回家的倡議,報紙也發表了“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的倡議,於是乎那一年的春節真的沒有放假,甚至比平時還要忙,有人充滿激情的貼出了“三十不停戰,七年級接着幹”的門聯。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休假日非常少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多個年頭,直到一些工人和農民表示“應該好好地過一個春節”、“春節搞疲勞戰術,心裏不痛快,幹活也沒勁”。1979年,報紙刊登了兩篇非常有歷史意義的讀者來信,這兩篇讀者來信的題目是《春節為什麼放假》,表明了政府對於春節休假的態度。當年春節就有部分省份恢復了春節休假,次年全國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過年的習俗也逐漸恢復,放鞭炮、年夜飯、訪親走友等習俗逐漸重新上演。

起點是在1979年,原國家科委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參加聯合國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會議。

在出國期間,胡平有意識地考察起各國工時制度來。他發現歐美國家普遍實行五天或者四天半的工作制度,雖然工作時間少一些,但工作效率卻很高。並且,胡平還察覺到這種工作制度對於旅遊、教育等事業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於是,胡平萌生了推動國內雙休的想法。回國後,胡平便積極地向當時的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彙報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並説道“我們國家也實行五天工作制多好”,宋健對此表示肯定。

1986年,胡平受命開始帶領着研究中心研究我國是否有條件實行五天工作制。根據胡平的調查,當時我國大部分企業有效的工作時間僅佔到了制度規定工時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説大部分人在摸魚),於是胡平做了一個問題調查,讓工人在“增加一天工資”和“不加工資,但增加一天休息”之間做出選擇,百分之八十的人選擇了後者,也就是“增加一天休息”。

等到1987年年底,胡平終於帶領課題組完成了總體報告和21項分報告,在報告中他指出“我國具有實行五天工作制的條件,建議立刻制定方案,逐步推行”。

在胡平完成報告之後的第七年,也就是1994年我國終於試行了“隔一週五天工作制(也就是大小周)”。

次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國務院簽署第174號令,發佈《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5天工作制。

同年7月,我國《勞動法》正式出台,其中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其實就是變相規定了雙休日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