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後來通常用來比喻什麼

鴻門宴後來通常用來比喻什麼:

“鴻門宴”後來通常用來比喻不懷好意、暗藏殺機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

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滅秦,進駐咸陽,並派兵守函谷關,以拒項羽西進。項羽率40萬大軍至,破函谷關,進駐鴻門,準備襲擊劉邦。劉邦因勢力懸殊,採納張良建議,結交項羽叔父項伯,請予調解,以作緩兵計,並親至鴻門會見項羽。

鴻門宴後來通常用來比喻什麼

在宴會上,項羽謀士范增令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項伯急拔劍起舞,以身掩護,後劉邦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衞護,劉邦得以脱險。這次宴會史稱“鴻門宴”。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